攀枝花科技2023:创新驱动,铸就辉煌
一、2023 年攀枝花科技行业发展成就
(一)关键技术突破
2023 年,攀枝花在科技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攀西试验区重大科技攻关方面,成果显著。共成功突破 30 余项钒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为攀枝花的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其中,全球首创高炉渣提钛技术,为钒钛资源的高效利用开辟了新途径。该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钛资源的回收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推动钒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行业首创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有效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绿色环保生产。这些技术的突破,获得了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 17 项,授权发明专利 145 件,充分展示了攀枝花在钒钛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
此外,白松露仿生栽培成功,为世界块菌栽培增添了新品种。白松露作为珍稀野生食用菌,其栽培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攀枝花在白松露仿生栽培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标志着攀枝花在珍稀野生食用菌栽培技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一突破不仅为攀枝花的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世界块菌栽培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创新主体培育
2023 年,攀枝花市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成效显著。
一方面,攀枝花市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82 家,“小升高” 企业 39 家,入库高新技术企业 68 家。这些入库企业拥有丰富的知识产权和科技人员,为攀枝花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西区,区科技局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倍增计划,建立 “科技型中小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 — 高新技术企业” 梯次培育机制。全年累计组织 35 家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项目申报、科技型企业培育培训 4 批次 70 人次;组织恒泰化工、国鑫机械等 4 家企业做好高新企业认定资料编制工作,全年预计有效高新企业 8 家;国鑫机械、嘉尔科技、午跃科技等 29 家企业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工作。
另一方面,攀枝花市积极培育壮大企业集群,推动园区提质升位,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建设。例如,攀枝花市举办 “天府科创贷” 政策宣讲暨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邀请行业领域专家进行授课,银行机构现场推介科技信贷产品。培训会为企业提供了科技创新和拓宽融资渠道的帮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同时,科技厅公布的 2023 年度省级众创空间年度评价结果显示,攀枝花市 2 家众创空间获评 “优秀” 等级,双创 “升级版” 打造初见成效。出台《攀枝花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认定管理办法(试行)》《攀枝花市科技创新政策六条》等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建设双创平台、组织举办双创活动,年均开展双创活动 50 次以上。建成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各类双创平台 16 个,其中国省级 15 个。建强创新主体 “主力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当前,全市有效高新技术企业 81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182 家。
(三)创新平台建设
2023 年,攀枝花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布局,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首先,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45 个,建设中试研发平台 6 个。其中,四川省钒钛新材料中试研发平台已纳入四川省首批中试研发平台备案。这些平台的建设,为攀枝花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例如,攀枝花市科技局发布全市钒钛领域创新平台的公告,对全市钒钛领域创新平台进行了全面清理,进一步规范了创新平台的管理。
其次,协同攀钢集团大力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做强做实系列平台,攀枝花学院 BIM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这些举措,攀枝花市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钒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四)科技人才引育
2023 年,攀枝花在科技人才引育方面成果丰硕。
一方面,建成高端科技人才攻关团队 6 支,引进、培育重点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 100 余名。这些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攀枝花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例如,攀钢研究院强化激励激发科技人才活力,杨仰军获 “鞍钢科学家” 称号;2 个项目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获授权发明专利 252 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 89 篇。通过实施科研创新激励、优化人才薪酬激励、构建组合激励机制等措施,人才活力有效激发。
另一方面,探索设立 2 亿元规模的攀枝花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发放 “兴攀人才贷” 3000 余万元,助力人才创新创业。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为科技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来到攀枝花发展。
(五)科技支撑产业发展
1.助力打造 “天府第二粮仓”
充分发挥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围绕 “攀粮”“攀果”“攀菜”“攀畜” 和 “攀花” 等特色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开展农业新品种引进、培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建设种质资源创新基地 6 个,收集引进种质资源 200 个以上,不断增强现代特色农业科技支撑能力。
推动 “四川科技兴村在线” 平台提质增效,持续优化提升平台服务功能,以村级驿站为载体抓好服务延伸,精准对接用户和专家,打通涉农技术进村入户 “最后一公里”。以 “六有标准” 为引导,优化提升省级农业科技园区,争创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科技助力乡村振兴先行村和星创天地。
2.推动康养产业科技创新
为攀枝花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推动康养产业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康养产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二、2023 年攀枝花科技行业发展举措
(一)优服务
3.举办企业政策宣讲专题培训会 20 余场,“一对一” 上门服务 40 余次,按 “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梯次培育、辅导企业 200 余家。2023 年,攀枝花市科技局积极开展企业服务工作,通过举办多场企业政策宣讲专题培训会,为企业解读各类科技政策,涵盖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方面内容,累计辅导企业人员达数千人次。同时,科技局工作人员还深入企业开展 “一对一” 上门服务,了解企业实际需求,为企业提供精准的政策指导和技术支持。在 “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 的梯次培育模式下,众多企业受益。例如,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微小型企业,通过参加培训和接受上门服务,明确了发展方向,逐步走上科技创新之路;而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则在科技局的辅导下,成功实现了从 “小升高”“高变强” 的跨越,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多举措加大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举办申报培训会,推广惠企政策,开展上门服务,促进成果转化。攀枝花市科技局采取多种举措,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一方面,举办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会,累计辅导 200 余人次,为企业详细讲解申报流程和注意事项,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质量双提升。已有 39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功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另一方面,大力推广应用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天府科创贷、创新券等惠企政策。截至目前,今年已帮助 17 家企业获得 7800 多万元 “天府科创贷” 支持,为 17 家企业发放 312 万元创新券。同时,开展 “一对一” 上门服务,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精准服务,组织业务人员上门进行政策辅导,以及征集企业技术成果和需求,有效促进了成果转化。例如,在某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局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时,了解到企业在技术研发方面遇到难题,便积极联系相关专家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解决了难题,推动了企业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
(二)强支撑
5.完善科技金融支撑,引导企业享受天府科创贷、科技创新券等政策优惠,2023 年攀枝花市天府科创贷资金支持 17 家科技型企业 7800 万元,科技创新券累计发放 312 万元,107 家科技企业兑现资金。2023 年,攀枝花市不断完善科技金融支撑体系,积极引导企业享受天府科创贷、科技创新券等政策优惠。通过与金融机构合作,为科技型企业提供融资支持。17 家科技型企业获得天府科创贷资金支持 7800 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同时,科技创新券累计发放 312 万元,107 家科技企业成功兑现资金。这些政策优惠措施,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例如,某科技企业在获得天府科创贷资金支持后,加大了研发投入,成功推出了一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
6.积极争取省 “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 等科技人才专项支持。攀枝花市积极争取省 “天府青城计划”“天府峨眉计划” 等科技人才专项支持,建成高端科技人才攻关团队 6 支,引进、培育重点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 100 余名。这些科技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攀枝花市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吸引了一批高层次科技人才来到攀枝花,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例如,攀钢研究院强化激励激发科技人才活力,杨仰军获 “鞍钢科学家” 称号;2 个项目获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和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获授权发明专利 252 项;发表期刊学术论文 89 篇。
(三)搭平台
7.筹备川滇六市(州)协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征集区域内企业技术需求和科技成果 120 余项,有效推动区域间科技资源、需求和科技成果共建共享。攀枝花市积极筹备川滇六市(州)协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印发通知,市县两级联动全覆盖组织开展现有高新技术企业、高校院所等单位技术需求和成果征集。深入企业点对点指导征集技术需求、科技成果,共征集技术需求 41 项、技术成果 119 项,主要涵盖了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阳光康养、生物医药、现代农业、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同时,自 8 月起,市科技局主要、分管领导率东区科技局、攀枝花学院、攀钢集团等单位,先后赴凉山州、楚雄州、大理州、丽江市及重庆市开展对接交流,实地考察了楚雄州云南宇泽半导体有限公司、凉山州农科芯城和五新农创园(农业硅谷)、重庆大学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院所、平台 15 家,并就聚焦优势产业和地区发展等方面推动区域科技交流合作进行深入研讨,已征集凉山州、楚雄州、昭通市、大理州、丽江市等市州技术需求、成果约 60 余项。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为战略牵引,由攀枝花市主导,凉山州、楚雄州、昭通市、大理州、丽江市等协同,拟举办第一届川滇六市(州)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协同推进川滇毗邻地区技术需求与科技成果有效对接,引导企业与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推动更多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聚集。
8.以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突出抓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2023 年,攀枝花市以建设川西南滇西北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战略目标,突出抓好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围绕全市重点产业布局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45 个,建设钒电解液中试研发平台、纳米 TiO2 中试研发平台等中试研发平台 6 个,其中四川省钒钛新材料中试研发平台已推荐纳入四川省首批中试研发平台备案。全力推进攀钢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大力推动攀钢集团牵头建设的 “四川省钒钛产业创新联合体” 等钒钛领域科技创新平台实质化运行,支持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争创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例如,攀枝花学院 BIM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这些举措,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钒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三、2023 年攀枝花科技行业发展意义与展望
(一)发展意义
9.提升攀枝花科技创新综合水平,为国家战略资源供应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攀枝花作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核心区域,钒钛磁铁矿资源丰富,其开发利用水平对我国战略资源供应安全至关重要。2023 年,攀枝花在科技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成功突破 30 余项钒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如全球首创高炉渣提钛技术、行业首创氧化钒清洁生产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突破,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回收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污染物排放,实现了绿色环保生产。同时,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攀枝花成立,成功立项国家标准 3 项、团体标准 62 项,填补了全国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领域标准体系空白,为争夺国际钒钛领域话语权迈出关键一步。此外,攀枝花不断强化科技创新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综合水平指数、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 GDP 比例等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拥有高新技术企业 81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182 家。这些成就为国家战略资源供应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10.推动攀枝花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奠定坚实基础。
2023 年,攀枝花在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人才引育等方面成效显著,为产业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创新主体培育方面,新增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82 家,“小升高” 企业 39 家,入库高新技术企业 68 家,培育壮大了企业集群,推动了园区提质升位,推进了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大学科技园建设。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建成市级以上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45 个,建设中试研发平台 6 个,协同攀钢集团大力推进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做强做实系列平台,攀枝花学院 BIM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科技人才引育方面,建成高端科技人才攻关团队 6 支,引进、培育重点领域高层次科技人才 100 余名,探索设立 2 亿元规模的攀枝花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发放 “兴攀人才贷” 3000 余万元,助力人才创新创业。这些举措推动了攀枝花产业升级,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共同富裕试验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未来展望
11.到 2024 年,三年内在建的钒钛产业重点增量项目竣工投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攀枝花相关规划,到 2024 年,三年内在建的钒钛产业重点增量项目将竣工投产,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建设将取得初步成效。这将进一步提升攀枝花钒钛产业的综合实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同时,随着项目的竣工投产,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12.到 2027 年,钒钛产业总产值达到 1000 亿元以上,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到 2027 年,攀枝花钒钛产业总产值有望达到 1000 亿元以上,基本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届时,攀枝花将拥有布局合理、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钒钛产业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攀枝花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坚持科技创新赋能、重大项目引领、绿色低碳转型、特色品牌塑造等原则,推进创新体系建设工程、产业链条升级工程、市场主体培育工程、绿色数字赋能工程、特色品牌塑造工程等重点任务,实施全球知名、全国第一的钒钛原料基地建设,巩固全球第一的钒制品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钛材料基地地位,争创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的钒钛加工基地,基本建成世界知名、国内先进的钒钛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与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原创技术策源地。这些措施将为攀枝花钒钛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攀枝花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