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软件公司:打造软件和科技发展新生态,开启创新新纪元!

  • 发布时间:2024-12-08

一、政策引领,打造软件和科技发展新生态

1. 国家政策推动工业软件发展,长沙积极响应

国家对工业软件行业的重视不断提升,持续出台政策以增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长沙积极行动,锚定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目标,全力申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长沙在工业软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六机七芯” 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两芯一生态” 体系也成功接入众多企业产品,为长沙软件和科技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地方政策助力产业腾飞

湖南省出台了 “智赋万企”“双十条” 等一系列文件,不断完善软件产业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时,举办世界计算大会等行业盛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长沙积极推进软件和科技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和园区保持平稳增长。

2023 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 2320 亿元,同比增长 15.1%。湖南完善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出台先进计算、音视频产业发展 “双十条” 等政策措施,大力支持关键软件发展,落实首版次软件奖励政策,认定发布了 20 个首版次软件产品,组织实施 20 个重点软件领域关键技术产品攻关项目。2023 年全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 26.7 亿元,同比增长 9%。

湖南省工信厅举办 “2023 年湖南省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贯会”,采取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方式,现场有 350 位企业代表参会,线上 2000 余人观看。会上相关负责人对软件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后续管理资料核查有关事项、软件企业所得税有关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增值税优惠政策等政策文件进行讲解,并现场解答企业代表提出的疑问,有效帮助我省软件企业应知尽知税收政策,推动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应享尽享税收政策红利,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切实推动湖南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于组织开展 2023 年度湖南省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工作,明确了申报范围、申报企业条件、申报产品要求、申报及评审程序等内容。这一工作的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关键软件支撑能力,推动全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 “智赋万企” 行动。

省政府出台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加大对全省软件产业的投入力度,从省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中安排不少于 20% 的资金用于软件产业化项目,并为相关国家项目提供配套资金。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新创办软件企业经认定后享受企业所得税 “两免三减半” 的优惠政策,软件产品年出口额超过 100 万美元的软件企业可享有软件自营出口权等。明确由省信息产业厅对全省软件产业实行行业管理和监督,软件企业的认定和年审的组织工作由国家信息产业部授权的省软件行业协会具体负责。

《湖南省软件产业振兴计划(2021 - 2025 年)》政策解读表明,软件产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该计划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提出了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包括强化创新驱动、发展工业软件、加大主体培育、培育新兴业态、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信创生态等方面,同时从加强统筹协调保障、加大财政金融扶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强化信息安全保障、优化发展环境等六个方面保障政策落地落实。


2024 年度湖南省重点软件企业名单发布,15 家上榜企业中,有 14 家来自长沙。根据相关规定,对于已认定的重点软件企业,相关部门对符合有关专项支持条件的将给予重点支持。长沙正以湘江新区为龙头致力于打造 “中国软件名城”,集中了湖南主要软件企业。特别是位于新区的 “长沙软件园”,已形成网络平台软件集群、嵌入式软件集群、数字媒体软件集群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二、技术创新,软件和科技行业亮点纷呈

1. 软件领域技术创新不断

2023 年,长沙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重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及园区实现了产值和收入的双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众多企业的产品入选优秀创新软件产品推广目录,这充分展示了长沙市软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例如,麒麟信安 “麒麟信安云桌面系统企业产品”、迈曦软件 “MxSim 工程 CAE 仿真分析软件 V1.0”、中电凯杰 “MES 生产制造执行管理系统 V1.0”、中智信息 “中智统一要素和资源大市场智慧服务平台” 入选 “2022 - 2023 年度优秀创新软件产品推广目录”。同时,软件领域标准化工作也在深入推进,云畅科技参编国家标准《系统与软件工程基于模型的系统与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发布,核心产品万应低代码获第三届 ISIG 中国产业智能大会黑马奖。麒麟信安起草参编的《信息技术云计算智能云服务用户体验度量模型》《信息技术云计算边缘云协同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正式发布。

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努力也带来了丰硕的成果。科创信息 “基于数据融合与能力开放的区域医疗协同服务平台及示范应用” 项目荣获 “第六届全国智慧医疗创新大赛 - 湖南赛区” 一等奖,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 CS4 级资质认证,今年新增国家专利 5 项,其中发明专利 3 项;新增软件著作权 70 件。安克创新推出全球首发的 Adaptive ANC 2.0 超强降噪算法,能够为用户提供最深度、最适合的降噪效果;产品通过了 SGS 降噪认证和 Hi - Res 认证,拥有一套完整的业界领先降噪系统。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和成果,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竞争力,也为长沙市软件和科技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 关键软件发展取得突破

基础软件领域:湖南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在 2023 年完成了大量产品认证,已完成 116 款产品认证,在国内已建设运营的 5 个创新中心中排名第二。“国产操作系统数字化人才培养实践” 项目获评湖南省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典型案例。开鸿智谷在教育、交通等领域打造了全国首个基于 Open Harmony 的行业操作系统 “在鸿” 自主品牌,基于在鸿控制器打造的全国首个 OpenHarmony 技术底座的智慧隧道已在山东杭山东隧道商用落地。亚信安慧数据库数据同步平台 V2.1 是首款通过中国信通院 “可信数据库” 数据库迁移工具专项测试的产品。

工业软件领域:2023 年,湖南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 26.7 亿元,同比增长 9%。组织开展了 2023 年湖南省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征集活动,“MxSim 工程ERP软件” 等 20 个产品入选。这些产品研发投入 1.89 亿元,累计实现收入 5.42 亿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电子、交通、汽车等行业领域。例如,湖南麒麟信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麒麟信安操作系统(工控版)软件”,面向重要行业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实时性和可靠性需求,通过内核安全增强、实时虚拟化、菜单式定制、链路级网络冗余等技术手段提高系统安全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有效保障工业控制领域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推进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湖南视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智能下料分拣系统软件”,采用自主研发的 AI + 3D 视觉先进技术和多机器人智能协同控制软件,实现了零件的全自动柔性分拣。


新兴软件领域:长沙市在新兴软件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就。多个项目入选工信部先进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例如,湖南大学 “遥感影像统筹及卫星应用系统” 等 3 个项目入选工信部 2023 年先进计算典型应用案例,我省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二。中科云谷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制造融合创新应用示范” 等 5 个项目成为工信部 2023 年大数据产业发展示范。美瑞科技 “基于物联网的烟叶专业烘烤智能控制仪与精准调控平台” 等 5 个项目入选工信部 2023 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马栏山视频先进技术研究院基于云想 - I 视频超算系统开发的高新视频生产与服务平台,已服务 17 家视频文创重点企业,涵盖渲染、AI、制作、转码等应用场景。万兴科技针对视频、绘图、文档等数字创意软件业务场景,开发国内首个专注于以视频创意应用为核心的多媒体大模型 ——“天幕”。智擎科技自主研发的计算机实践教学云平台与开发社区,开发了超过 7000 门课程资源、30 万个实战案例、1000 种以上技术架构、全系列教学管理和工程教育认证等在线工具。

三、应用拓展,软件和科技赋能多领域

1. 强化标杆示范引领。

2023 年,湖南省强化标杆示范引领,组织开展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遴选发布了 46 个 “2023 年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示范项目”,涵盖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政务等多个领域。其中,长沙惠科光电 “新型显示行业 5G + 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 等 6 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典型产品、应用和服务案例(第一批)名单;恒茂高科 “面向数字化供应链的新型能力建设” 等 5 个项目入选工信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此外,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 “芒果城数字化沉浸体验项目”,威胜信息的 “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物联网产品智能制造车间建设项目”,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 “5G + 智慧社区无人物流配送系统” 等 46 个项目入选 2023 年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示范项目,长沙市有 3 个项目的验收结果被评为优秀。这些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明显,亮点突出,为湖南省软件和科技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2. 深化重点行业赋能。

湖南省深入开展 “智赋万企” 行动,推动软件对制造业改造。全省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 81.1%,高于全国平均值 2.1 个百分点,同比提升 1.6 个百分点。推动软件定义算力,湖南大学完成湖南省算力网络构建模式研究,开发了算力网络基础软件原型,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超算互联网资源共享关键技术研发”,启动建设湖南省算力调度和综合管理平台项目。加快软件赋能矿山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举办智慧矿山应用场景推介对接会,16 个现场签约项目总投资近 3 亿元。长沙迪迈智能调度系统、希迪智驾无人驾驶矿卡组成的智慧矿山系统解决方案在句容台泥矿成功应用,矿区产量提高 19%,运营成本降低 2% 以上,生产效率提高 6% 以上,设备利用率提高 5% 以上。


3. 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

湖南省列入工信部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省份,组织开展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和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试点工作。全省共遴选 18 家工业互联网平台贯标试点企业、72 家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试点企业、8 家贯标服务机构。组织召开全省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作推进会,现场完成 8 家试点企业和贯标服务机构签约,完成 4 场数字化转型贯标相关培训课程。推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信联、工信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等评估机构赴威胜集团、中电凯杰等 20 家试点企业完成了试点评估工作。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作的开展,为湖南省软件和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四、重点项目,为软件和科技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3 年,长沙市的软件和科技行业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新动力。

1.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进展顺利,数字空间站及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建成。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继首开区全面封顶后,进度不断刷新。2023 年 6 月 2 日、6 日,项目第二区、第三区分别顺利打下第一根工程桩,正式启动主体工程施工,形成 “三区联动” 开发态势,项目建设全面开花。第二区工程项目位于望雷大道东部区域,主要建设生态独栋办公楼、多层研发办公楼、高层研发办公楼及配套商业等物业形态;第三区工程项目位于长兴路以北、汇智路以东,主要建设包括高层带商业办公楼、高层独栋、运动会务中心、云脑等物业形态。面对诸多不利因素,项目建设部积极组织各方力量,开展大量前期准备工作,确定工程桩施工方案,优化设计参数,安排专人值守现场,保障出土效率,顺利打开了项目第二、三区桩基施工作业面。项目技术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和参建单位一起继续鼓足干劲,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9 月 1 日,长沙市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首开式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举行。世界计算长沙智谷总投资 180 亿元,集聚湘江实验室、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北京大学长沙计算与数字经济研究院等六大创新平台。以世界计算长沙智谷为核心形成的 8.6 平方公里的数字经济集聚区,正推进创新研发驶入 “快车道”。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 “第一块砖” 垒在了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的地基上,这里以先进计算为支撑,打造 600 + 智慧场景,带动 20000 家生态企业聚集。同时,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将为 10 万科研人员以及 1500 家研发机构提供最佳成长载体,以建设 “产城融合、智慧低碳、生态友好、青年向往、宜居宜业” 的计算之城为目标。


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长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完全建成后将成为湖南最大的 AI 算力公共平台,力求解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算力需求问题,为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夯实算力底座、搭建产业生态。同时,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依托 “一中心四平台” 的产业服务架构体系,全面打通 “政产学研用”,以 AI 算力集群赋能产业发展,服务体系包含公共普惠算力服务、应用创新孵化服务、产业聚合发展服务、科研创新人才培养服务等,加速科技创新,助力产业腾飞。

2023 年,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已成功举办了 2023 低代码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峰会、2023 湘江人工智能高峰论坛暨长沙昇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上线运营启动仪式等一系列活动,未来,将以计算智谷为平台举办更多类似活动,打造人才 “强磁场”,为全力打造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人才与智力支撑。

9 月 26 日,2023 制造业智能化昇腾 AI 应用创新大赛湖南赛区决赛在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精彩上演。园区物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基于视觉检测的智慧红绿灯系统等优秀项目轮番演示,全面展示湖南制造业智能化转型新成果,释放湖南 “AI + 产业融合” 蓬勃向上的 “新活力”。此次大赛为 “智赋万企” 行动提供有力支撑,让 AI 之火点亮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之路,助推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2. 蚂蚁集团湖南总部项目落户,马栏山多个项目稳步推进。

去年 9 月蚂蚁集团中南技术研发中心、中南数字运营中心落户湘江新区,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注入新动能。在 2023 互联网岳麓峰会期间,蚂蚁集团作为重点项目,正式签约入驻湘江新区。一年多来,蚂蚁集团扎根湖南,全面加大在湘投资,立足湖南和湘江新区的数字产业优势,通过科技赋能应用场景,为本土的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务。

蚂蚁集团迅速在湘落地中南技术研发中心和中南数字运营中心,注册成立数字马力(长沙)、数字天蚂、蚂蚁云服三家全资子公司。目前两个中心已发展到 4500 人,其中 60% 的员工是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回流。办公面积一扩再扩,目前租赁办公面积达 2 万平方米,落地 3 个公司,累计营收达到 6 亿元人民币。蚂蚁集团已超额完成最初规划在湖南投资 1 个公司、3 年扩充至 3000 人的目标。

落地湘江新区一年来,蚂蚁集团中南技术研发中心加大了 AI 生活、AI 金融的研发。开发了 “碰一下” 支付功能,与 “我的长沙” APP 合作政务 AI 客服,利用 “端边云” 技术,协助湖南博物院有效防止 “黄牛” 抢票。支付宝还和湘易办合作,接入服务 1.5 万项,月均服务 200 万人次。助力交通出行便利化,长沙市民用支付宝扫码乘车月均达 1500 万人次。


2024 年农历春节前夕,在蚂蚁集团中南技术研发中心的支持下,研发团队与长沙地铁公司对接、打通资金结算流程,实现了 “支付宝扫码乘坐长沙地铁”,日均使用量超过 20 万人次。在支付宝 APP 端上线的 “湘易办”,能够让群众在支付宝上办理业务,赋能各个委办单位开展数字的升级改造。9 月初,支付宝上线 “AI 健康管家”,提供找医生等 30 多项 AI 健康服务。数字马力作为蚂蚁集团全资技术子公司,落户短短一年时间,成为湘江新区首批认定的研发中心之一,形成了近 2000 人的研发团队,开展 “行业大模型、图计算、区块链” 等研发业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研发人才。数字天蚂作为蚂蚁集团全域数据运营和处理服务方,负责全集团核心能力支撑、数据资产沉淀等业务,长沙驻场员工已逾 1100 人。

3. 全球音视频产业研发中心基地启动建设。

全球音视频产业研发中心基地启动建设,湘江实验室、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华为云音视频产业创新中心等 17 家音视频研发创新联合体成员单位集中签约;联合华为、芒果 TV 等启动马栏山音视频大模型建设。


4. 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开工建设。

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 “满弦” 开工,目前项目已完成地上 3 层的主体结构,预计年底主体结构封顶,明年 5 月底竣工。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作为开福区招引的科创类重点项目,是抢抓音视频产业聚集发展风口、助推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重大支撑。建成后,将打造成为全球音视频研发中心基地和音视频产业高地,可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和长沙开福科创谷建设持续助推赋能。

该项目于 2023 年 9 月启动土方工作,在开福区城管局和区交警大队监督和保障下,项目一个月内实现 20 万方土方外运,为施工争取了时间。针对华为项目施工场地狭小的情况,月湖街道协调周边闲置土地保障施工机械停放和材料堆放,很大程度提高了项目施工质效。同时,市城发集团主动承担地块内 10KV 电缆迁移,长沙供电公司具体实施,杆线迁移如期完工,保障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华为湖南总部项目落户后,马栏山将借力华为构建音视频技术全产业链生态,彻底打通采、编、播、传、显 “五个环节”,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 “四链融合”。精准对接湖南广电、中南出版等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与华为进行技术 “链接”,做到 “产业出题、科技答题,科技出力、产业升级”。

5. 天元工业软件园揭牌开园。

湖南省首家工业软件园 —— 天元工业软件园揭牌开园,天元云平台入选国家第一批 “平台 + 基地” 试点项目和湖南省 2023 年度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创新应用项目。


6. 常德市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二期项目有企业签约入驻。

常德市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二期双英大厦项目已有 22 家企业签约入驻。

7.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引进企业和签约机架数增加。

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新引进 3 家总投资 43 亿元的大数据产业链企业,新签约机架数 1.1 万个,签约落户数据中心达 5 个共 4.9 万个机架。

8. 郴州城投数据中心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郴州城投数据中心项目已建成 2 栋机房楼主体工程,项目总投资约 5 亿元,计划 12 月投入运营。


五、科技引领,长沙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1.创新引领,企业持续攻克行业 “黑匣子” 技术。

圣湘生物高性能医疗器械智能制造全球研发中心揭牌,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圣湘生物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着眼于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的全球视野,圣湘生物加强国际化发展步伐,通过战略合作、创办合资企业等方式,把国外的好技术和好产品引进长沙并落地。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发任务源自全球、研发资源来自全球、研发成果用于全球,为长沙与世界的合作贡献力量,同时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仅是圣湘生物的选择,也是长沙众多企业的共同行动。2023 年,上市湘企中,圣湘生物研发投入达 2.36 亿元,占营收比例高达 23.4%。这样的高水平研发投入,体现了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为长沙软件和科技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企业持续攻克行业 “黑匣子” 技术,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引领。在长沙,众多企业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不断掌握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例如,麒麟信安持续加大对操作系统、云计算及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投入,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 26.03%,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达 49.93%,成为湖南在研发上最舍得投入的上市公司。


2.人才强基,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

湖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问题,政协委员提出重视中医药教育体系完善,加大人才培养投入。长沙市政协委员工作室驻室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院长邓奕辉指出,湖南省中医药产业发展存在资源优势发挥不足、制造工业引领不力、科技创新驱动不强等问题。中医药事业发展,关键在人。一方面要高度重视中医药教育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投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中医药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另一方面,要以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学术传承、院士工作站为重点,加大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


长沙拓展引才视野,出台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人才。2023 年 12 月 23 日,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 13 家长沙知名企业赴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参展引才。出台升级版的 “人才政策 45 条” 和 “研发人才政策十条”,充分体现了长沙对人才的重视和诚意。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有 223 名海外人才与长沙企业就招聘需求或项目合作进行沟通交流,其中有 76 人次向企业递交简历并初步达成了求职意向。


在长沙市政协召开的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专题学习宣讲会上,长沙市政协主席陈刚表示,要更多关心科技人才、青年人才在长沙的发展,主动为高科技人才搭建参政议政平台,推动其在重点科研突破、重点招商引智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振奋精气神、凝聚智与力。

3.服务保障,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加速器。

中南大学科技园入驻科技型企业多,培育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南大学科技园虽只有 2.6 万平方孵化空间,但已入驻科技型企业 65 家,其中院士企业就有 7 家。经过 5 年的 “贴身陪跑”,园区培育了 46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 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园区产业集中度高,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术;辐射带动能力强,孵化企业 37 家;物业闲置率低,平均入驻率 90%以上。园区亩均科技含量非常高,做到了全省孵化器的 NO.1。


长沙出台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政策,明确时间表、任务书与路线图,为科创企业提供最好服务。长沙在提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战略目标之后,便迅速找准发力点 —— 出台《关于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施意见》及一系列配套支持政策,明确了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具体的时间表、任务书与路线图。“把最好的地块留给科研机构,把最好的风景留给科创人员,把最好的服务留给科创企业!” 长沙的满满诚意,迅速汇聚成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2023 年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年入库 8400 家,高新技术企业达 7500 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48 家、总量达 185 家。


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领军团队可获最高 3000 万元综合支持。2024 年度湖南省 “三尖” 创新人才工程项目申报已正式启动,新增 “重点专题” 类别,包括支持长沙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领军团队。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团队,择优按长沙市对研发中心财政经费支持比例的 10% 至 20% 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 200 万元;为加强支持团队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团队负责人直接认定为 “拔尖” 人才,支持期内根据需要每年给予入选团队 1 至 2 名 “拔尖” 或 “荷尖” 人才支持名额,连续支持 3 年,用以引进培养高层次科创人才;对我省紧缺急需、团队核心成员达到 “拔尖” 人才研究水平,参照 “顶尖” 人才 “一事一议” 方式,给予支持期最长 3 年、最高 3000 万元的综合支持。


六、科技创新大会,推动长沙软件和科技行业再上新台阶

4.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发布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十大技术创新产品,为企业研发中心授牌,通报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名单。长沙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排名上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攻克关键技术,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创新平台增加。


2023 年 10 月 31 日,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盛大召开。此次大会发布了长沙市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十大技术创新产品,为 10 家长沙市企业研发中心进行授牌,并通报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名单。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展示了长沙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随着长沙市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持续投入和努力,长沙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的排名不断上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进一步提升,2023 年长沙全社会研发投入研发强度达 3.3%。在关键技术攻克方面,长沙取得了显著成果,共攻克关键技术 76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实现大幅增长,达到 1785.9 亿元,其中三技合同本地转化占比 51.6%。全市各类创新平台也不断增加,目前已达 3167 家,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舞台。


5.“首” 字号产品和 “亿元转化大单” 集中亮相。中联重科研发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量子绝对重力仪,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全球领先的肿瘤治疗性疫苗。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成果转化项目引人注目。


在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众多 “首” 字号产品和 “亿元转化大单” 集中亮相,展现了长沙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的强大实力。


中联重科作为长沙的龙头企业之一,成功研发出全球最大吨位起重机,再次彰显了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领先地位。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的量子绝对重力仪也备受瞩目。该仪器可实现复杂环境下重力加速度绝对值的直接测量,广泛应用于重力辅助导航、重力基准网建设、大地测量、资源勘探、地质灾害预警等领域。湖南远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全球领先的肿瘤治疗性疫苗,为肿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成果转化项目也十分引人注目。这些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长沙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科创要素加速集聚,长沙成创新创业首选地。长沙推进 “一城一区三基地” 建设,吸引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集聚,大学生创新创业代表在长沙实现梦想。


长沙积极推进 “一城一区三基地” 建设,即湘江科学城、自贸区长沙片区集聚区、马栏山基地、科大金霞基地、大泽湖基地。通过打造综合性数字经济示范区和特色化数字经济集聚区,吸引了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集聚。

长沙市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得这里成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首选地。在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上,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名单的公布,充分展示了青年科技人才在长沙创新创业的精彩故事和青春风采。


例如,22 岁的周再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创办的湖南竹阳新能源有限公司致力于实现光伏电子器件全自动化生产。他研制的高效仿生智能竹膜太阳能电池,能将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提高到近 28%,技术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29 岁的何遥,湖南大学机械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创办的长沙斐视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骨干企业,致力于让每一家智能驾驶企业的自动驾驶车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方向盘后无人”。

这些大学生创新创业代表在长沙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为长沙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沙将继续为创新创业者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吸引更多的人才和企业来到长沙,共同推动长沙软件和科技行业再上新台阶。

七、总结与展望

2023 年,长沙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在政策引领、技术创新、应用拓展、重点项目建设和科技创新大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长沙将继续加大对软件和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2023 年成就回顾

7.政策引领成效显著:国家政策推动下,长沙积极响应,全力申报创建中国软件名城。湖南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完善软件产业政策体系,举办行业盛会,营造良好发展氛围。长沙积极推进软件和科技产业发展,重点企业和园区保持平稳增长。2023 年,湖南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达 2320 亿元,同比增长 15.1%。湖南省工信厅举办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宣贯会,组织开展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工作,省政府出台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发布重点软件企业名单,长沙以湘江新区为龙头打造 “中国软件名城”。


8.技术创新亮点纷呈:长沙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就。重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及园区实现产值和收入双增长,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众多企业产品入选优秀创新软件产品推广目录,软件领域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关键软件发展取得突破,基础软件领域、工业软件领域和新兴软件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果。


9.应用拓展广泛深入:湖南省强化标杆示范引领,组织开展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遴选发布示范项目。深入开展 “智赋万企” 行动,推动软件对制造业改造,加快软件赋能矿山安全和高质量发展,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

10.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进展顺利,数字空间站及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建成,举办了一系列活动。蚂蚁集团湖南总部项目落户,马栏山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全球音视频产业研发中心基地启动建设,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开工建设,天元工业软件园揭牌开园,常德市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二期项目有企业签约入驻,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引进企业和签约机架数增加,郴州城投数据中心项目即将投入运营。


11.科技引领全面推进:企业持续攻克行业 “黑匣子” 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长沙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拓展引才视野,出台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加速器,中南大学科技园培育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长沙出台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政策,为科创企业提供最好服务,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领军团队可获最高 3000 万元综合支持。


12.科技创新大会成果丰硕: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发布十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十大技术创新产品,为企业研发中心授牌,通报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名单。众多 “首” 字号产品和 “亿元转化大单” 集中亮相,科创要素加速集聚,长沙成创新创业首选地。


(二)未来发展展望

13.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长沙将继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大对软件和科技行业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政策体系,加大对重点软件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加强对软件产业的投入,从省高新技术产业引导资金中安排不少于 20% 的资金用于软件产业化项目,并为相关国家项目提供配套资金。落实首版次软件奖励政策,认定发布更多首版次软件产品,组织实施重点软件领域关键技术产品攻关项目。

14.推动技术创新不断升级: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强对软件领域技术创新的引导和支持,推动软件领域标准化工作深入开展。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和新兴软件领域持续发力,提高关键软件支撑能力,推动全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15.深化应用拓展领域:继续强化标杆示范引领,组织开展更多数字湖南十大应用场景建设,遴选发布更多示范项目。深入开展 “智赋万企” 行动,推动软件对制造业的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改造。加快软件赋能矿山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举办更多智慧矿山应用场景推介对接会。开展数字化转型贯标试点工作,为湖南省软件和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6.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推进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建设,打造湖南最大的 AI 算力公共平台,为建设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夯实算力底座、搭建产业生态。加快蚂蚁集团湖南总部项目建设,发挥蚂蚁集团在科技赋能应用场景方面的优势,为本土实体经济和居民消费提供更多支持和服务。推进全球音视频产业研发中心基地和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建设,打造全球音视频研发中心基地和音视频产业高地,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和长沙开福科创谷建设持续助推赋能。推动天元工业软件园和常德市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二期项目建设,吸引更多企业签约入驻。加快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和郴州城投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提高大数据产业发展水平。


17.加强科技引领人才培养:持续推动企业攻克行业 “黑匣子” 技术,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重视中医药人才培养,完善中医药教育体系,加大人才培养投入,探索建立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教育体系。拓展引才视野,出台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吸引海外人才和国内优秀人才来长沙发展。建设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加速器,培育更多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出台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政策,明确时间表、任务书与路线图,为科创企业提供最好服务,吸引更多科研机构和研发人才来长沙,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人才与智力支撑。


18.提升科技创新大会影响力:继续举办长沙市科技创新大会,发布更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和技术创新产品,为企业研发中心授牌,通报大学生创新创业之星名单。吸引更多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集聚,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举办更多科技创新活动,提升长沙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总之,未来长沙将继续加大对软件和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升级,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把握数字经济新机遇,将湘江新区打造成全国软件产业发展新高地,围绕工业互联突出发展工业软件,围绕自主可控突出发展信创产业,围绕创新引领加快完善生态体系。同时,积极落实长沙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加强关键软件能力提升,拓展应用场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推动长沙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再上新台阶。


20年软件开发,添加微信,免费试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