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软件行业发展态势强劲
1.政策推动,“满天星” 计划成效显著
2022 年启动 “满天星” 行动计划以来,重庆先后进行三批重点项目签约,累计引入 50 家重点企业,吸引投资超过 510 亿元。这一行动计划为重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形成了市区联动、部门协同、政企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23 年,巫山县积极响应重庆市 “满天星” 行动计划,软件行业发展迎来新机遇。2023 年前 4 月,重庆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6.5%,新增软件企业 1500 余家,新增从业人员 2 万余人、累计逾 28 万人。巫山县软件行业也在这一趋势下稳步发展。在 “满天星” 行动计划的推动下,巫山县积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吸引了一批优秀的软件企业入驻,为软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人才集聚,为软件产业注入活力
2023 年,全市新增软件从业者 9.8 万人,目前全市软件产业从业者达 36 万人。巫山县通过引入龙头企业、校企共建 “超级工厂”、开展软件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加速软件人才集聚。
引入长安软件、北斗星通等软件龙头企业落户,加速带动园区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软件人才集聚地。这些龙头企业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吸引了大量的优秀人才,为巫山县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
推动校企共建软件人才 “超级工厂”,形成精准化、订单化软件人才培育渠道,预计每年培养 1 万名 “高精尖” 软件人才。目前,全市已形成 “1+15+N” 体系,即 1 个运营机构,加上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 15 所大学和 N 家培训单位,通过 “产、学、研” 协同创新,共同开展软件人才 “超级工厂” 专业课程开发,培育满足企业需求、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软件人才。
开展软件人才 “校招” 招聘会揽才,设立 “重庆英才 - 软件领军人才” 专项,评选出一批软件产业领军人才。同时,出台软件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在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多个方面予以支持。这些措施极大地增强了软件人才的获得感、归属感,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到巫山县发展。
3.产业协同,软件产业带动多领域发展
软件产业发展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性,在招商引资时绘制好产业图谱,明确产业构成和机会,避免恶性竞争,形成互惠互助的共赢局面。
巫山县软件产业与工业软件、汽车软件、卫星互联网等产业领域实现齐头并进、协同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巫山县在培育发展软件产业的过程中,注重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性,明确产业构成和产业机会,让新落户企业可以选准 “赛道” 精准发力,避免了同一业态的企业扎堆所导致的恶性竞争。这种产业生态构建思路,有利于软件产业企业形成互惠互助的共赢局面,有利于抱团发展,形成合力协同开拓市场。
二、科技行业蓬勃发展
4.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2023 年,巫山县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引擎,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双倍增” 行动为重要抓手,全力为全县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过去 5 年,重庆市聚焦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高位谋划科技创新,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增长 6 倍和 2 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 19%。巫山县也在这一趋势下,积极响应重庆市的发展战略,不断提升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
未来 5 年,重庆市将坚持以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目标,加快实施高能级创新平台提升等十大行动计划,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巫山县必将紧跟重庆市的步伐,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巫山县人民政府印发的《巫山县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该政策围绕支持创新平台、创新主体、科研项目、孵化载体、研发创新、科技进步、科技人才、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支持,激发了科技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了全县科技创新活力。
5.科技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县政府党组成员林福云带队赴烟台对接东西部科技协作工作,先后到烟台市产业技术研究院、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大烟台研究院、鲁东大学农学院,围绕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产业链打造、人才培训培养等深入开展交流,为 2023 年东西部科技协作做好课题储备工作。
巫山县科学技术局下达了 2023 年度东西部协作科技项目,包括巫山脆李矮化砧木选育及矮化密植栽培技术研究、多鳞白甲鱼全雌苗种培育关键技术研究等 5 个项目,推动了两地在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
2023 年烟台?巫山东西部协作联席会议召开,两地将持续巩固深化协作成果、创新工作方式,携手打造东西部协作 “升级版”。聚力推动产业协作提档升级,助力巫山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培育提升特色产业;推动消费协作拓面增效,做好巫山农特产品产销对接工作,开展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推动长效机制健全完善,构建互联互通的常态化合作机制。
巫山县老科协积极探索建立慈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眼成绩。慈善凝聚科技力量,推广运用社会参与改善民生,开拓科技创新应用成果,为乡村振兴做出突出贡献。例如,组织专家走进多个乡镇的种植合作社,进行测土分析,合理配方施肥,既省工又省钱,让果农赚大钱。慈善点亮乡村,科技指导振兴,为村民提供科技咨询和技术指导服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科技培训与基地建设并举
巫山县老科协在 2023 年开展多期科技培训,全年四期培训 300 余人,发放科技宣传资料 500 余份。使大家深刻体会到技术培训对水果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建立各具特色的科技基地,激发乡村振兴建设新动力。组织专家进入抱龙镇埠头村重庆敏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调研指导,为埠头 2600 亩柑橘产业创造更高价值。巩固提高果品出口创汇基地,为官阳淫羊藿种植繁育基地提质增效,为中高山林下经济找到致富路。例如,官阳镇魔芋种植基地通过与西大魔芋合作,引进新品种、优化栽培技术、强化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构建起适应巫山特殊环境的魔芋产业技术体系,推动产业绿色高效发展,还以 “公司 + 基地 + 农户” 的联农带农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
此外,科技特派员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在庙宇镇,科技特派员以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示范村(长梁村)为核心,通过有机结合水稻良种良法,延伸水稻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含金量,带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三、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展望
7.持续推进 “满天星” 行动计划
巫山县将继续积极响应重庆市 “满天星” 行动计划,加大软件产业发展力度,吸引更多软件企业落户。借鉴 2022 年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 “满天星” 行动计划第二批重大项目专场签约的成功经验,签约项目涉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为软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巫山县可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全市的软件产业布局,提升软件产业对全县经济的贡献度。
加强软件产业人才培养,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引进等方式,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引入龙头企业,如长安软件、北斗星通等,形成以技术研发为核心的软件人才集聚地。同时,推动校企共建软件人才 “超级工厂”,形成精准化、订单化软件人才培育渠道。按照 “1+15+N” 体系,通过 “产、学、研” 协同创新,共同开展软件人才 “超级工厂” 专业课程开发,培育满足企业需求、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软件人才。此外,开展软件人才 “校招” 招聘会揽才,设立 “重庆英才 - 软件领军人才” 专项,评选出一批软件产业领军人才,并出台软件产业专项人才政策,在子女入学、住房保障等多个方面予以支持。
8.深化科技创新工作
以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 “双倍增” 行动为引领,推动全县科技创新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巫山县可参考《巫山县加快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十条政策》,围绕支持创新平台、创新主体、科研项目、孵化载体、研发创新、科技进步、科技人才、科技金融、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方面给予支持,激发科技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提升全县科技创新活力。
加强科技协作,拓展东西部科技协作领域,引进更多先进技术和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县政府党组成员林福云带队赴烟台对接东西部科技协作工作,围绕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产业链打造、人才培训培养等深入开展交流,为两地科技协作做好课题储备工作。巫山县科学技术局下达了 2023 年度东西部协作科技项目,推动两地在科技领域的深度合作。两地将持续巩固深化协作成果、创新工作方式,携手打造东西部协作 “升级版”。巫山县老科协积极探索建立慈善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做出突出贡献。
9.推动软件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发挥软件产业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推动软件和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为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和应用,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机器学习等将在 2023 年实现大规模应用,促进软件行业的不断进步。巫山县可抓住这一机遇,推动软件产业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提升全县经济发展水平。
加强软件和科技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发展合力,共同推动巫山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软件产业发展注重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性,巫山县在培育发展软件产业的过程中,明确产业构成和产业机会,避免恶性竞争,形成互惠互助的共赢局面。例如,软件产业与工业软件、汽车软件、卫星互联网等产业领域实现齐头并进、协同发展,为全县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同时,科技特派员也积极助力乡村振兴,通过有机结合水稻良种良法,延伸水稻产业链,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提高农业科技含金量,带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
总之,2023 年重庆巫山县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巫山县将继续加大软件和科技产业发展力度,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