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技创新成果显著
2023 年,重庆渝中在软件和科技行业取得了显著的科技创新成果。
1.创新主体壮大:2023 年渝中新增科技型企业 117 家,累计达 1346 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88 家,累计达 232 家。“壮大创新主体” 工作获重庆市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创新报表全市年度评价为 A 档。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渝中区积极完善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培育体系,推进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双倍增” 任务。例如,成立 “双倍增” 工作专班,组织开展培训会,建立服务专员和科技型企业储备库,使得新入库科技型企业 258 家、累计科技型企业 1229 家,年度目标完成率达 260%;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87 家、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累计 232 家,年度目标完成率达 112%。
2.政策引领创新: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如《渝中区打造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行动方案》等。通过合并新建重组,提档升级形成了 1 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8 个市级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新布局,提升体系创新能力。这些政策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吸引了众多科技企业入驻渝中。同时,渝中区还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十条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从支持引进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高质量孵化载体、培育创新主体、认定科技创新平台、承接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开展技术合同交易、支持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支持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支持科技人才创新、支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和活动等方面,全方位激发科技企业活力和创造力,提升全区科技创新活力和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3.人才与成果汇聚:2023 年以来,全区共获得 25 项重庆市科学技术奖,新增高层次人才 421 名、急需紧缺优秀人才 3520 名,博士后工作站增至 26 个、进站博士达 96 名。2023 年渝中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综合指数、人力资本增量指数、青年人才活动指标均位列重庆全市第一。这些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成果的汇聚,为渝中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此外,在渝中区科技创新大会上,还为获得 2023 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项目代表、10 家高新技术企业代表、10 家新入库创新型中小企业代表颁发了奖杯,为 5 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代表进行了授牌,进一步激励了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渝中区正朝着打造科创中心特色功能区的目标稳步迈进。力争到 2027 年,科技型企业达到 1560 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 280 家,技术合同交易额年均增长 10%,建成重医附一院重庆市转化医学中心,新建海外人力资源工作站 10 个,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 6.9 万人。
二、软件产业加速发展
2023 年,渝中区软件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取得了显著成就。
1. 收入增长与产业方向
2023 年上半年,渝中区软件业务收入达到 179.6 亿元,同比增长 20.45%。渝中区结合自身产业特点,依托服务业优势,明确了 “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的发展方向,全力推进工业软件、区块链、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等 “3+X” 核心产业发展。这种发展方向既符合当前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又充分发挥了渝中区的产业优势,为软件产业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 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与产业布局
渝中区获批创建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综合性试点城区,这一荣誉充分体现了渝中区在区块链领域的领先地位。渝中区引进了趣链科技、浪潮云链等一批区块链知名企业,按照 “一核多点” 布局,市区联动、全域打造 “重庆软件天地”,做强做优名人、名企、名品、名楼、名园。
在产业布局上,渝中区已形成以区块链、工业软件、信创产业为核心的 “3+X” 软信产业发展体系,荣获中国产业区块链城市核心聚集区、国家专用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基地等金字招牌。例如,重庆数字经济产业园积极落实全市软信产业 “满天星” 行动计划要求,严密匹配企业 “招”“育”“稳” 工作全流程,聚焦重点目标企业招商引资,高效实施项目签约落地,整合资源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完善全流程服务,助力软信企业培育。同时,在七星岗通远大厦的重庆软件天地?数据服务产业园,重庆不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打造了中国(重庆)数字内容产业基地,专注数字营销专业领域解决方案;重庆市三健科技有限公司打造了 “知楼云” 数字楼宇平台,为楼宇实现数字化管理。截至目前,园区已引入知名企业 18 家,创造就业岗位超 2000 个,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3. 软件产业成果与活动格局
渝中区积极培育市级优秀软件产品,建成公共服务平台,授牌软件特色楼宇。非羁押数字管控平台被列入工信部 2022 年区块链典型应用案例,成为全市唯一入选的案例。该平台由重庆市先进区块链研究院和渝中区人民检察院合作研发,深度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对非羁押人员在案件审理期间实时打卡、现实表现等监管数据的可信存证,避免人为篡改风险。同时,平台具备系统功能优化升级、社会综合治理延伸拓展等优势,可在全国推广使用。
渝中区成功举办产业活动,形成了 “政府带动、企业参与、市场运作” 的场景开放格局。例如,举办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大会等 20 余场产业活动,累计发布 6 批次共 146 个应用场景,总投资超 2 亿元。在国家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终期评估中,渝中获评综合试点优秀等次,排名综合试点城市全国第一,相关试点经验被编入《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发展报告(2023)》。此外,渝中还在全市率先建成区块链技术平台,并在市大数据发展局的指导下,升级建设重庆市 “山城链”,作为数字重庆的区块链基础底座,实现 “一地创新、全市共享”;主动协同成都、杭州等试点城市,进一步推进 “山城链”“蜀信链”“之江链” 融通发展;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新、自贸等开放平台,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产业资源互通,合规有序探索打造跨境金融、贸易金融等区块链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