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2023年科技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展现强大实力
一、科技行业成就斐然
2023 年,黄石的科技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和创新活力。
1. 黄石 5 家企业入选湖北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展现强大实力
在 2023 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中,黄石市的大冶特钢、东贝压缩机、融通高科、华鑫实业、华中铜业等 5 家企业荣耀上榜。大冶特钢排名首次进入全省前十,其作为国产大型客机 C919 关键部件特殊钢材料制造商,为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东贝压缩机的超高效变频压缩机等技术成果被鉴定为国际领先,彰显了黄石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卓越成就。融通高科作为首家入选 “中国独角兽企业” 的黄石地区企业,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华鑫实业系列螺纹钢产品荣获湖北 “省优” 产品,体现了其在产品质量上的严格把控。华中铜业是国内首家掌握高精度铜板带材(箔)生产工艺的企业,为我国铜加工行业树立了标杆。这些企业的突出表现,不仅为黄石赢得了荣誉,也为黄石科技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 完善梯度培育体系,形成良好发展态势
黄石市积极完善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科技型领军企业” 梯度培育体系,全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规模化、规上企业高新化。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黄石市努力营造科技型中小企业 “铺天盖地”、科技型领军企业 “顶天立地” 的良好发展态势。在这个梯度培育体系中,不同阶段的企业都能得到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从而实现快速成长和发展。例如,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黄石市通过提供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方式,帮助其提升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黄石市则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服务环境,推动其做大做强。这种完善的梯度培育体系,为黄石市科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众多
2023 年,黄石市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182 家,同比增长 68%,这一数据充分显示了黄石市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态势。同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2313 家,这些中小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为黄石市科技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黄石市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服务高企 “春晓行动”、“双千” 活动等,积极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转化,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同时,黄石市还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为其提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融资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帮助其快速成长。
4.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占 GDP 比重居全省第一方阵
2023 年,黄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黄石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黄石市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强产业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创新能力,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方阵,这表明高新技术产业在黄石市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黄石市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5. 多举措推动科技发展,展望未来信心满满
2024 年,黄石市科技部门将通过服务高企 “春晓行动”、“双千” 活动、“科创下午茶” 等方式,开展企业技术需求征集、实施 “揭榜挂帅” 科技项目攻关、高新技术企业 20 强评选等工作。这些举措将进一步引导科技型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 “变量” 转化为黄石高质量发展 “增量”。黄石市科技部门还将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培育数字化智能化创新主体,加速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黄石市将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为科技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展望未来,黄石市科技行业充满信心,将继续以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黄石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二、软件行业持续快速增长
2023 年,湖北软件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十省市中增速排名第一,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 10 位、保持中部第一。黄石市在软件行业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1. 软件业务收入强劲增长,增速排名前列
2023 年湖北软件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十省市中增速排名第一,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 10 位、保持中部第一。黄石市软件业务收入也取得显著成绩,过亿元的市州有黄石市等。从全省来看,1161 户软件企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3049.93 亿元,同比增长 19.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5.9 个百分点。在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十省市中,湖北增速排名第一,展现出强大的发展动力。黄石市作为过亿元的市州之一,在软件业务收入方面也实现了强劲增长。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黄石市对软件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软件企业创新发展,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投入,为软件行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 分领域收入均实现两位数正增长
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均实现两位数正增长。2023 年,我省软件产品实现收入 710.59 亿元,占全行业收入的比重为 23.3%,同比增长 17.4%,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6.3 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软件产品收入 12.97 亿元,同比增长 5.4%;工业软件产品收入 44.46 亿元,同比增长 10.5%。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2249.24 亿元,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 73.8%,同比增长 20.1%;信息安全收入 27.80 亿元,同比增长 14.6%;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 62.29 亿元,同比增长 12.9%。黄石市在各领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软件产品方面,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信息技术服务领域,黄石市的企业积极拓展市场,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方面,也有不少企业崭露头角,为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 出口保持正增长势头
全省软件业务出口保持正增长,高于全国平均增速。黄石市在软件业务出口方面也有一定贡献。2023 年,全省软件业务出口 3.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4.9 个百分点。黄石市的软件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加强与国外客户的合作,出口业务不断增长。这不仅为企业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提升了黄石市软件行业的国际影响力。
4. 武汉市占主导,黄石市表现不俗
武汉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在全省占比极高,黄石市等市州也在软件业务收入方面过亿元,增速高于全行业水平的还有黄冈市等市州。2023 年,武汉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 3023.78 亿元,同比增长 20.1%,在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十位副省级中心城市增速排名第一,高于全行业增速 6.7 个百分点,占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为 99.1%。黄石市作为过亿元的市州之一,表现不俗。虽然与武汉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黄石市在软件业务收入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同时,增速高于全行业水平的还有黄冈市等市州,这表明湖北省各地软件行业都在蓬勃发展。黄石市将继续努力,加强与武汉市等先进地区的合作,提升自身的软件产业水平。
三、黄石港区服务业助力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
1.服务业增加值高,质量评估稳居全省第一方阵。2023 年黄石港区服务业增加值完成 209.59 亿元,同比增长 7%;服务业发展质量评估连续 3 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黄石港区服务业在 2023 年取得了显著成就,增加值高达 209.59 亿元,同比增长 7%。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黄石港区政府对服务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连续 3 年稳居全省第一方阵的服务业发展质量评估,更是充分证明了黄石港区服务业的强大实力和良好发展态势。
2.培育服务业 “满园春色”。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设立专项资金,腾退土地为新业态提供空间,搭建高质量发展平台,建成数字经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打造 “线上数字经济产业园”,三大商圈日渐成熟。
从 2001 年开始,黄石港区就积极抢抓现代服务业风口,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设立了 1000 万元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推出支持民营经济创新发展十二条措施以及大力促进 “互联网 + 服务业” 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面对区域空间狭小、承载力不足的问题,黄石港区抢抓国家 “棚改三年计划” 契机,腾退土地近千亩,为新业态安家提供了广阔空间。同时,积极搭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平台,全力争取挂牌成立黄石港区口岸办,联动花湖机场航空口岸、黄石棋盘洲综合保税区,激发临空商贸活力,带动瑞鸿商贸等外贸企业产值增长超 20%。建成的黄石市数字经济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功打造 “线上数字经济产业园”,获评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当年吸引市场主体 317 户注册。依托环湖科创园、临空商务产业园构建的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库,在库企业达 1500 余家。目前,黄石港区万达、华新、胜阳港三大商圈日渐成熟。万达商圈以万达广场、延安路为核心,东接黄冈、西临鄂州,丰富的服务业态成就了名副其实的鄂东消费中心。胜阳港商圈以摩尔城、交通路、武汉路等为核心,摩尔城作为黄石首个集商业住宅写字楼为一体的商业综合体,获评 “2023 年湖北省夜间消费集聚区”。区政府投资约 6 亿元改造提升 8 个商业街区,交通路步行街华丽亮相,“钟楼烟火” 美食街受央视关注,武汉路客流提升 30%。华新商圈以华新遗址公园、中央文化区等为核心,华新 1907 文化公园等特色项目带动全区文旅产业复苏发展,中央文化区项目获批 2023 年度全省服务业 “五个一百” 重点示范项目。经济强劲复苏急需大量人才支撑,湖北鄂东人力资源产业园总产值达到 2.5 亿元,获评全省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以富丽酒店为代表的酒店行业、尚膳居为代表的餐饮行业不断提档升级,限上批发业、零售业销售额分别增长 68.73%、18.47%。2023 年,黄石港区生产性服务业指标中,信息软件版块、交通运输板块营收增长均超 40%。
3.甘当服务业 “店小二”。坚持问题导向,从服务中找寻突破口,对重点企业实行 “家家到” 服务,建立 “部门 + 街道” 双线调度、双线包保机制,精准服务各类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新引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众多,净增规上限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数量可观。
2023 年上半年,黄石港区曾一直在全市遥遥领先的交通运输业同比下降 34.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均呈下降趋势。面对这一困境,黄石港区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从服务中找寻逆转的突破口。区相关职能部门对重点企业实行 “家家到” 服务,就企业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商量解决方法,增强企业发展信心。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2023 年三季度,全区交通运输业同比增长 30.08%,比上半年加快 64.88 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同比增长 8.69%,比上半年加快 13.75 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 1.32%,比上半年加快 18.88 个百分点。黄石港区坚守 “服务业更要服务、甘当‘店小二’” 理念,建立 “部门 + 街道” 双线调度、双线包保机制。对九州物流、海龙科技、北坤物流等数字物流企业,强化财税等部门政策对接、业务指导、行业监管。目前,“云网控” 网络货运税务监控平台已正式上线。精准把脉问诊人力资源企业市场现状、业务拓展情况,助力人力企业逆势发展。2023 年三季度,全区 11 家规上人力资源企业同比增长 5.7 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 14.7 个百分点。企业所盼,服务所向。2023 年,全区开展 “惠企政策宣讲行” 工业专场、服务业专场和商贸业专场行动 6 场次,开展个体工商户 “分型分类” 培育、“审管联动” 改革,3 个改革项目入选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试点并全部成功上线运营;大力促进企业和金融机构对接,全区 “东楚融通” 注册量达 3811 户,居全市第一;为 16 家服务业企业相关负责人成功申报全市服务业领军人才,为中央文化区等项目成功申报省级服务业引导资金 230 万元。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形成强大的磁力效应。2023 年,黄石港区新引进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20 个,总签约金额 41.75 亿元,新注册亿元以上项目 8 个,全年净增规上限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 64 家,“四上” 企业总量达到 399 家。
4.激活服务业 “一池春水”。举办各类消费活动,带动消费近 2.5 亿元,为黄石港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带来持续动力。其中生产性服务业指标中,信息软件版块、交通运输板块营收增长均超 40%。
青岛啤酒花园、跨月无限?萌动国潮、中商超级内购会、cosplay 动漫展、钟楼烟火美食狂欢节、金秋服装农副产品展……2023 年的中秋、国庆 “双节”,黄石港区在 “三大商圈” 组织 9 场 “聚合商家让利促销、聚集群众潮流共赏” 活动,不仅带给市民更多的消费场景和文化体验,也为黄石港区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壮大带来持续动力。2023 年,黄石港区举办年货节、美食节等消费活动 33 场,带动消费近 2.5 亿元。全区现有首进鄂东南品牌 20 余家、首进黄石品牌 70 余家、新业态 20 余家,华新 1907 文化公园带动文旅产业复苏发展,摩尔城街区成功创建省级夜间消费集聚区。建成的黄石市数字经济公共服务平台获评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场景,“数字经济企业培育库” 在库企业达 1500 余家。区口岸办挂牌成立,带动瑞鸿商贸、美峰化学等外贸企业产值增长超 20%。生产性服务业指标中,信息软件版块、交通运输板块营收增长均超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