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 2023 年科技行业蓬勃发展

  • 发布时间:2024-12-04

随州市 2023 年科技行业蓬勃发展

一、软件行业稳步前行

1.整体收入增长态势良好。2023 年,随州市软件行业虽在规模上相对较小,但如同湖北省软件行业整体运行态势平稳向好一般,随州市软件行业也展现出积极的发展势头。在全省软件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大环境下,随州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达 89.4%,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随州市软件业务收入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增长。

2.分领域发展各有亮点。


软件产品方面,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收入均有所增长。随州市积极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计划,为软件产品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随州市 3 家企业入选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其中金龙新材料产品数字化研发与设计场景应用设计、仿真软件,开展产品、配方等设计,为基础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智能在线检测场景,部署智能检测装备,融合 5G、机器视觉等技术,开展产品质量在线检测等,也为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场景。这些举措为随州市的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占比较大,在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州数字技术服务行业虽市场需求在 2024 较 2023 下降 70%,但仍在随州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一定地位。其工资收入一般为每月 8 - 10K,高于随州平均工资水平,且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在全省软件行业中占比达 73.8%,随州市也在积极发展信息技术服务领域,为软件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也实现了两位数正增长。随州市积极参加信创产品展示会等活动,福昕鲲鹏作为信创产业基础办公软件领域头部企业受邀出席湖北(随州)信创产品展示会,展示了高安全、高可靠、高兼容性的核心产品,为随州市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统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产品保障。

二、科技行业硕果累累

3.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增长。2023 年,随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从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获悉,全市高企数量今年力争 “突破 300 家”,力争 2024 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3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800 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 20 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 70 亿元。2023 年,全市认定高企 101 家,有效期内高企总数达 234 家,同比增长 34.5%。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随州市不断完善高企培育工作机制,优化政策支持,出台《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化部门联动,科技、财政、税务、地方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发力,深入企业开展摸底调研,解决企业在费用归集、专利申报、成果转化、融资需求等方面的突出问题。

4.瞪羚企业茁壮成长。全市新增省级瞪羚企业 26 家,同比增长 420%,增幅全省第一。随州一批瞪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成为创新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例如湖北博利特种汽车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湖北省细分领域 “隐形冠军”、专精特新 “小巨人” 和科技瞪羚企业,该公司坚持不懈通过创新向高端消防车领域发展,研制的多款产品填补国内同类空白。近年来,随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政策扶持,加强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按照 “科技型中小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 — 科技新物种企业 — 科技领军企业” 梯次培育机制,打造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的科创企业,通过项目支持、平台创建、资金奖补、成果转化等方式,引导科技企业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快聚集创新要素,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扶持企业规模发展壮大。

5.科技投入持续加大。首次对高企研发投入增量进行奖补,17 家高企获得奖补资金 320 万元。全年争取省科技厅项目资金 1500 余万元,同比增长 36%;落实 “科创十条”,发放市级科技经费 1100 余万元。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引导高企开拓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随州市 38 家企业获高企发展奖补 760 万元,奖补资金总额居全省第 8 位,同比增长 138%,奖补总额和奖补企业数量均实现翻番。为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省级财政设立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和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


6.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增加。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523 家,同比增长 43.3%。我市坚持 “科技型中小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 — 科创‘新物种’企业” 梯次培育机制,扎实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邀请专家先后赴县市区分片为 400 余家企业开展专题培训,确保更多企业了解相关优惠政策、认定条件和申报流程;同时市县乡三级联动,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交流服务的桥梁,为企业入库进行重点辅导,指导企业解决认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确保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质量双提升。探索形成 “科小 — 瞪羚企业 — 高企 — 科创龙头企业” 服务体系。

7.创新驱动战略成效显著。曾都区以科技项目为支撑,刺激研发投入。泰晶科技通过省技术创新计划重点研发专项(自主创新类)高新领域项目立项,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通过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立项,金银丰通过省农业农村领域科技计划项目,智虹电子、天威、金银丰获得省科技人才服务企业项目立项,江南专汽通过市级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后补助项目立项,共争取市级以上项目资金 300 万元。以企业培育为抓手,激发创新动能。2023 年,曾都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32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140 家,11 家企业入库湖北省科创 “新物种” 瞪羚企业。预计 2023 年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为 32。以平台建设为依托,壮大研发队伍。博利特种汽车备案为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天威专汽、东神专汽备案为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泰晶科技备案为市级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随州应急基地)将于近日交付运营,一举破除随州专汽在检测认证、新产品研发试验、应急装备实景检验、关键零部件质量检测等行业瓶颈。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促进技术交易。引导新楚风借助清华系产业资本和创新资源力量,加快氢能源商用车研发,其生产制造的 H49 氢燃料电池商用车于 12 月 12 日在广州正式发布。转化科技成果 15 项,全区技术合同成交额 15.25 亿元,预计占 GDP 比重达到 2.9%。

三、政策支持与部门协作

1. 完善高企培育工作机制。出台相关培育方案,强化部门联动,科技、财政、税务、地方金融、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发力,深入企业解决突出问题。


随州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不断完善高企培育工作机制,优化政策支持。出台了《随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强化部门联动,科技、财政、税务、地方金融、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各部门深入企业开展摸底调研,针对企业在费用归集、专利申报、成果转化、融资需求等方面的突出问题,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科技部门联合税务、统计等部门分赴各县市区、高新区开展高企申报、税收减免、研发经费填报等专题辅导培训,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实施 “专利扫零” 计划,畅通高企知识产权服务 “绿色” 通道;联合市财政兑现高企认定奖励,拟发放市本级科技奖励资金 630 万元。

2. 打造科技型融资担保新型模式。将高新技术后备库企业列入金融支持白名单,发放 “科技担保贷”,为科技型企业融资纾困牵线搭桥。


随州市积极探索打造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新模式,成功入选省级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创建点。随州高度重视该项改革试点工作,制定了《打造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新模式工作方案》,并召开工作推进会。会议明确了打造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新模式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强化紧迫感和责任感,提升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

各成员单位立足职责,通力配合。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优势,梳理科技型企业名单,积极与银行对接,消减企业和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助力企业信用培植,提升科技型企业融资可获得性。各成员单位间定期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分享科技型企业信息及各部门助企政策,多维度发力,打好 “组合拳” 推动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新模式迅速落地见效。


随州市科技局将充分发挥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先行区先行先试优势,强化对科技型企业金融创新服务,不断完善科技型企业融资担保新模式,降低科技型企业融资成本,精准滴灌,呵护科技型企业茁壮成长。截至 2023 年底,市中小担保公司提供 27 笔科技类贷款担保,共计 10615 万元。同时,将高新技术后备库企业列入金融支持白名单,发放 “科技担保贷” 1.19 亿元,同比增长 442%。探索形成 “科小 — 瞪羚企业 — 高企 — 科创龙头企业” 服务体系,为科技型企业融资纾困牵线搭桥。

四、未来展望与挑战

8.目标明确,持续发力。


随州市在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方面有着明确的目标,力争 2024 年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300 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 800 家,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 20 亿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 70 亿元。这一目标的制定,充分体现了随州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的决心。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随州市将继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从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入手,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同时,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扶持,鼓励企业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方面,政府将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此外,还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力度,为企业研发提供保障。


在技术合同成交额方面,随州市将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完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合同成交额。通过举办技术交易活动、搭建技术交易平台等方式,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9.面对挑战,积极应对。


在发展过程中,随州市软件和科技行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人才短缺、技术创新难度大等。


人才短缺是随州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由于随州市地处中部地区,在吸引人才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人才短缺问题,随州市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一方面,加大对本地高校和职业院校的支持力度,鼓励学校开设与软件和科技行业相关的专业,培养更多的本土人才。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地人才来随州市就业创业。例如,提供人才公寓、购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技术创新难度大也是随州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之一。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竞争力。然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同时也面临着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了应对技术创新难度大的挑战,随州市将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政府将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


但随州市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推动软件和科技行业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人才素质和数量,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同时,政府还将加强对软件和科技行业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为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相信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随州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20年软件开发,添加微信,免费试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