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 2023 年科技行业蓬勃发展亮点纷呈

  • 发布时间:2024-12-04

荆门市 2023 年科技行业蓬勃发展亮点纷呈

一、科技行业的辉煌成就

1.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稳步增长,亮点纷呈


2023 年,荆门市科技行业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潜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了稳步增长,成绩斐然。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 444.79 亿元,在全省市州中排名第 7 位。同比增速高达 13.9%,增加值占 GDP 比重为 19.6%,较上年度提高了 0.6 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荆门市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大力扶持和企业的积极创新。


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大幅增加,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314 家,同比增长 54.68%。这一增长不仅体现了荆门市科技创新的活力,也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同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完成 1188 家,较上年度增长 336 家。这些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为荆门市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新物种 “瞪羚” 企业认定 55 家,位居全省第 4 位,同比增长 161.9%。“瞪羚” 企业作为高成长型企业,其数量的快速增长,表明荆门市的创新活力不断增强,发展速度日益加快。这些企业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在新兴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健康、人工智能、节能环保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

2. 技术合同成交额全省领先


荆门市在技术合同成交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全市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 155.17 亿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41.06%,同比增长 89.21%,在全省排名第 1 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荆门市科技部门的积极推动和企业的广泛参与。


为了促进技术合同成交额的增长,荆门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方面,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 15 家。这些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技术研发和创新环境,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另一方面,全市组织 382 家企业参加 20 场政银企融资对接活动,市级投放金额达 34.25 亿元,同比增长 36.35%。这些融资对接活动为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二、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

1. 全省软件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荆门市表现不俗。


2023 年,湖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整体运行态势平稳向好,软件业务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在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十省市中增速排名第一,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 10 位、保持中部第一。荆门市在全省软件业务发展的良好态势下,也取得了显著成绩。


从数据上看,全省 1161 户软件企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3049.93 亿元,同比增长 19.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5.9 个百分点;利润增速实现稳步增长,全省软件业实现利润总额 281.51 亿元,同比增长 13.6%,和全国平均增速持平;软件出口保持正增长势头,全省软件业务出口 3.65 亿美元,同比增长 1.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 4.9 个百分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荆门市软件业务收入也实现了稳步增长,在全省软件业务收入过亿元的市州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2. 分领域运行情况良好。


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在荆门市均实现了两位数正增长。其中,基础软件产品和工业软件产品收入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在软件产品方面,荆门市的软件产品收入随着全省的增长趋势不断提升。全省软件产品实现收入 710.59 亿元,同比增长 17.4%,荆门市的软件产品收入也在这一趋势下稳步增长。基础软件产品收入在全省达到 9.28 亿元,同比增长 5.4%,荆门市的基础软件产品也在不断发展。工业软件产品收入全省为 28.92 亿元,同比增长 9.2%,荆门市的工业软件产品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信息技术服务收入在荆门市也表现突出。全省信息技术服务收入 2249.24 亿元,同比增长 20.1%,荆门市的信息技术服务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也在逐步提高。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全省为 20.11 亿元,同比增长 12.5%,荆门市在信息安全方面也在不断加强。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全省为 49.12 亿元,同比增长 10.5%,荆门市的嵌入式系统软件也在稳步发展。

3. 分地区运行情况。


武汉市在全省软件业务收入中占主导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武汉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 3023.78 亿元,同比增长 20.1%,在全国软件业务收入前十位中的副省级中心城市增速排名第一,高于全行业增速 6.7 个百分点,占全省软件业务收入的比重为 99.1%。


而荆门市虽然与武汉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也实现了软件业务收入过亿元的目标。荆门市在部分市州中增速表现突出,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荆门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持续发力,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布局逐渐完善,质量不断提高,创新能力逐步增强。

三、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的科技创新突破

1. 主体培育成效显著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持续开展 “科技服务四季行” 活动,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工作人员实地走访高企后备库企业,如同经验丰富的医生为患者 “把脉问诊” 一般,精准掌握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关键诉求,并提供针对性的辅导。通过这一活动,目前已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登记入库 178 家,高新技术企业注册 89 家,为区域科技创新注入了强大动力。


多家企业更是在各类评选中脱颖而出,入榜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和市高新技术企业十强名单。格林美、亿纬动力、亿纬创能 3 家企业入榜《2023 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其中格林美位列第 5 位。掇刀区宏图、固润科技、玲珑轮胎、航特科技、金泉新材料、福耀玻璃等 6 家企业入榜《2023 年度荆门市高新技术企业十强名单》。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是自身实力的体现,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企业加大创新投入,提升自身竞争力。

2. 打造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


荆门高新区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召开科技创新供应链平台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对平台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安排。


目前,入驻掇刀区企业积极发布需求,部分企业技术成功对接,人才需求得到满足,融资需求也受到关注。例如巨邦石化、百杰瑞、拓达科技、润都、航特等 5 家企业技术成功对接;楚风园林、丰德农业科技人才被推荐委任省级科技特派员,康瑞农机、大金龙的省级科技特派员需求得到征集;炬峰、瑞孚信等企业发布了融资需求。同时,指导美中美、吉和昌、博韬合纤等 18 家企业申报市级新型研发机构,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更多支持。一季度登记技术合同交易额市定目标完成良好,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 研发投入再创新高


为推动科技创新,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积极组织企业填报 2023 年研发费用统计年报。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指导方式。对于新纳统企业,重点指导研发经费归集方法,强调系统填报注意事项;对产值高但研发低的企业,从高企申报、项目争取、平台建设等方面宣传加大研发经费投入的重要性,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针对研发投入较高的重点企业,采取 “一对一”“点对点” 的方式,进行跟进推动,重点强调填报数据质量。


通过这些努力,2023 年度掇刀区研发投入填报数达 33.18 亿元,再创新高。这一成绩的取得,充分体现了荆门高新区?掇刀区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投入,也为区域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4. 创新环境持续优化


荆门高新区?掇刀区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征集区级科技计划入库项目,已入库 22 家单位,项目 36 个。同时,组织企业申报省揭榜制项目和省级技术创新项目,如组织巨邦石化、玲珑轮胎、天腾重机等 5 家企业申报省揭榜制项目,组织格林美、亿纬、宏图、鸿创、绿钨、华中农业、华醇食品申报省级技术创新项目。


此外,还组织辖区内企业参加科技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银企对接活动。在活动中,企业与银行进行现场签约,获得资金支持。例如掇刀共有 6 家企业在活动中与银行签约,资金达 6500 万元。这些举措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资金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科技创新的发展。

四、梯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

1.梯次建库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荆门市始终坚持把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 “牛鼻子”,按照 “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物种‘瞪羚’企业” 的梯次培育链,分类建立高企培育后备企业库,并实行动态更新和及时跟踪服务。2023 年,全市共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 1188 家,这一数字的背后,是荆门市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通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着眼补链、延链、强链,建立培育库并提供 “一对一” 服务,引导企业加快成长。这些科技型中小企业如同科技创新的星星之火,为荆门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近 3 年累计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730 家,通过认定 680 家,年均认定率达 93.15%。这一高认定率得益于荆门市完善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一方面,落实服务高企 “春晓行动”,开展 “走遍高企” 活动,推动 “规进高、高进规”;另一方面,分级分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库,实行梯次接续培育。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入围全省高企百强和省科创新物种 “瞪羚” 企业,如格林美、亿纬动力、亿纬创能等 5 家企业入榜《2023 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湖北固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55 家企业成功入选科创新物种 “瞪羚” 企业。这些企业不仅是荆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佼佼者,更是带动地区、行业创新发展的示范力量。

2.以链绘图攻关,破解共性技术难题。


荆门市聚焦主导产业,精心绘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化工等 7 大产业科技创新供应链图谱,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结成创新联盟,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目前,建有研发机构的规上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 50%,充分体现了荆门市高新技术企业对研发的重视。314 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各类知识产权 3781 件,这一庞大的知识产权数量,为企业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入选省百强高企的 5 家高新技术企业实施科技创新项目 28 个,攻克共性技术难题 11 个,制订国家和行业标准 26 项。例如,组建动力储能电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同解决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提升了整个产业的竞争力。

3.引入政策活水,夯实科技创新保障。


荆门市常态化开展 “走遍高企行” 服务活动,及时准确掌握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引导政策、资金向高新技术企业集聚。2023 年以来,共兑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奖励资金 2660 万元,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励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同时,组织高新技术企业与银行 “一对一” 对接活动 20 场次,投放贷款 29.66 亿元,撬动 5 家头部高新技术企业累计投入研发资金近 22 亿元。此外,与市地方金融局、市银监局联合出台银行业保险业支持科技企业融资实施方案,与人保财险荆门公司签订科技保险合作协议,常态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为科技企业投放贷款 34.25 亿元,其中科技 E 贷、科技信用贷等贷款 5900 万元。充分发挥双创引导基金作用,引导投资机构投早、投小、投智,目前累计投放资金 4.6 亿元,惠及初创企业 122 家。这些政策措施全面夯实了科技创新保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4.发展迅猛,初具规模。


荆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 2023 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规上企业 2022 年完成营业收入 5.2 亿元,同比增长 46.8%,这一成绩充分显示了该行业的强劲发展动力。业务收入集中在多个细分领域,涵盖人力资源服务、通讯服务、软件开发及应用、网络推广、电子商务、游戏平台、文化数字展览、智慧农业平台、粮库仓储综合管理平台、地理测绘、水文监测等。目前,荆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共有 1838 家独立法人企业,其中注册资本 100 万元以上的有 729 家,5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 199 家,1000 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 78 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瞪羚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展现出行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

5.应用场景面临挑战。


荆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信息化应用场景方面存在一些挑战。一方面,存在不能到达的海和红海问题。软件开发工作不了解服务对象所需及应用,闭门造车现象较为普遍,导致本地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发展不充分,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例如,荆门中心城区的城市智能电子公交站牌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摆,年初开发数字企业软件需外省公司支援。究其原因,主要是从业者对服务要求了解不足,专业水准不够。另一方面,为弥补信息化服务上的先天不足,从业者通常采取网站思维,通过宏大的网页和富有气势的场景从感官层面来答卷,这自然会给所服务的应用场景埋雷。湖北美满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负责人刘元锡指出,平台公司要做好数字企业顶层设计,在经济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上下功夫,熟知企业管理流程、工艺流程、生产流程、技改流程等,真正把管理者、经营者的心愿,借助信息化的力量,转化成服务发展的硬动力。

6.借力突围,生态联盟。


荆门市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面积极借力突围,构建生态联盟。借政府之力,2023 年 3 月,荆门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荆门市数字经济发展 “十四五” 规划》,明确提出发展数字服务业、电商平台经济,大力发展动力储能电池产业、智能家居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以加快建设智慧荆门城市大脑为牵引,提升数字治理能力。借市场之力,随着国家战略的推进,社会各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改造需求增加,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来发展机遇。借开发之力,6 月 26 日至 27 日,荆门市举办数字经济生态联盟成立大会,开展工业互联网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端对话,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例如,全力推动数字赋能,支持互联网、软件、科研等数字经济企业发展壮大,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产业;加快推动 5G 网络、工业互联网、基础算力等建设,筑牢数字经济发展支撑;以一流服务营造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生态。

六、未来展望

1. 持续推动科技和软件行业发展


荆门市在未来将继续大力推动科技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方面,荆门将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同时,加强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提高企业的创新活力和竞争力。


在软件行业方面,荆门将持续提升软件业务收入,不断拓展软件产品和服务领域。加强软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软件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水平。积极拓展软件出口市场,提高软件出口能力,推动荆门市软件行业走向国际市场。

2.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科技和软件行业发展的关键。荆门将高度重视科技和软件行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通过设立奖学金、实习基地等方式,吸引高校学生关注荆门市的科技和软件行业,为企业储备人才。


同时,荆门市将出台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来荆门发展。提高人才的待遇和福利水平,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3. 优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荆门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为科技和软件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信用体系,加强对企业的信用监管,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加大对科技和软件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4. 推动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荆门将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网速,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加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意识和能力。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0年软件开发,添加微信,免费试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