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 2023 年软件行业数字化转型

  • 发布时间:2024-12-10

山西大同 2023 年软件行业数字化转型

一、投资增长显著

2023 年,大同的软件行业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发展态势,其中投资增长尤为显著。


在 2023 年 1-6 月,大同市产业投资完成 147.5 亿元,同比增长 0.9%,高于全市投资增速 10.8 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 45.0%,直接拉动全市投资增长 0.4 个百分点。而在产业投资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格外突出,投资完成 17.5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97.4%。这一增速不仅在产业投资的各行业中位居前列,更是为大同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从全年来看,这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得以持续。软件行业的投资增长为大同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一方面,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企业关注,许多相关企业纷纷加大在大同的投资力度,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各行业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此外,在规模以上服务业方面,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样支撑明显。2023 年 1-6 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4%,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 23 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 44.3%,成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的主要支柱。这一系列数据充分表明,大同市的软件行业在 2023 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投资增长迅猛,而且在服务业领域的表现也十分出色,为大同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服务业运行平稳

1.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支撑明显,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4%。


2023 年,大同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整体运行平稳,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表现尤为突出。1—6 月份,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4%,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 23 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 44.3%,成为该行业增长的主要支柱。


1—7 月份,这一良好态势得以延续。全市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45.5 亿元,同比增长 24.1%,依然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近 23 个百分点。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 40.7%,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 39 个百分点,持续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良好发展,不仅为大同市服务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一方面,该行业的发展吸引了众多优秀人才和企业的关注,为大同市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为其他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促进了各行业之间的融合与协同发展。


此外,在促进规上服务业发展方面,大同市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科研体系,吸纳优秀科技人才,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以适应当前市场需求,打开全新发展模式。二是加大帮扶力度,助力企业入统培育工作。加大重点服务业企业精准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引导和帮助企业小升规、个转企,全力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化集团化产业等,进一步挖掘潜力,对规模较大、成长较好的服务业企业加大培育力度。

三、全省支撑作用增强

2.2023 年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增强,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4%。


2023 年,山西省服务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全省服务业完成增加值 10979.6 亿元,同比增长 5.0%,增速较前三季度加快 0.5 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48.5%,拉动经济增长 2.4 个百分点,较前三季度上升 0.15 个百分点。


在现代服务业领域,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保持活跃。2023 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4%,比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 2.4 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0%,比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增速快 1.0 个百分点。二者合计拉动服务业增加值增长 1.2 个百分点。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态势还体现在多个方面。2023 年 1-11 月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8%。全年全省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增长 9.7%,快于限上零售额 5.3 个百分点。这带动了快递市场规模继续扩大,全年全省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同比增长 30.1%,其中快递业务量(不包含邮政公司包裹业务)增长 56.5%。


对于大同市而言,软件行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全省服务业的良好态势。2023 年,大同市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方面表现出色,无论是在投资增长还是服务业运行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产业投资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完成 17.5 亿元,同比增长高达 97.4%。规模以上服务业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4%,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 44.3%,成为该行业增长的主要支柱。


可以看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全省服务业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大同市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机遇。

四、数字经济新方向

3.大同作为传统工业型城市,正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重要方向,引入数智头部企业,加快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


大同曾是传统的工业型城市,长期以来以煤炭等传统产业为主导。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同积极谋求转型,将数字经济确定为转型发展的关键方向。


近年来,大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入数智头部企业。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第二届云冈数字新基建发展论坛的举行,吸引了数字智能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大同出谋划策。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指出人工智能的第四次浪潮来得更加猛烈,而大同市政府数据产业发展顾问居静也强调了大同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核心城市的优势,借助丰富的能源资源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同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工业中心和国家重要的煤炭外送、煤电外送基地。大同市市长张强介绍,秦淮、中联、京东、抖音、秦云、浪潮等一批头部企业相继集聚大同,京东客服、上海润迅、科大讯飞、重庆人和等一批数据服务企业也实现了集群式发展。大同市累计投用服务器达 41.6 万台,用电量突破 34 亿千瓦时,数据服务业累计带动就业超 1 万人。

为了加快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大同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级各类数据中心落地大同,发挥电力资源与成本竞争优势,加快融入区域一体化,瞄准服务京津、辐射华北,主动争取在京各类企事业单位、互联网平台企业数据资源外迁外溢。例如,适度超前布局超算、人工智能计算、高性能计算等基础设施,争取国家部委、全国性金融机构、大型企业、互联网龙头企业等开展云计算、智能计算业务,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行业数据中心。开展应用承载、数据存储、容灾备份等数据业务,打造环首都数据存储中心、国家重要数据资源灾备中心,建设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大数据产业和数据中心聚集“洼地”。


另一方面,持续建设存算一体的新型智算基础设施,继续推进秦淮数据环首都·太行山能源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中联绿色大数据产业基地、京东集团华北(灵丘)智能算力数据中心、抖音火山云太行算力中心等一系列数据中心项目。依托现有数据中心项目,积极对接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吸引定制化服务器、高密度存储设备、整机柜服务器、模块化数据中心装备、UPS 电源、精密空调、机房电源等研发与制造企业来大同投资。提高大数据设备生产、运营、维护和成套集成能力,打造京津冀及北方地区重要的大数据装备制造基地。依托秦淮数据零碳数基·桃花源项目,积极申报“东数西算”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城市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全国试点城市,力争 2 年内建成辐射华北、影响全国的绿色数据存储中心。

同时,大同还着力发展数据服务产业。围绕“创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和“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基础数据服务基地”这两大引领性建设目标,聚焦优质企业招引培育、本地市场需求释放、人才培养引进、城市品牌打造四大任务进行攻坚,完成“一城、一地、一链”的产业构想。重点打造京同服务外包产业梯度转移合作示范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医疗、大数据、金融、文旅、呼叫、物流运输等特色优势领域的服务外包合作。支持企业在北京设立接包中心、在大同设立交付中心和结算中心。围绕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这一平台,逐步推动建设大同数据采标基地、国检中心(大同)试验基地、数据流通平台(大同分平台)和数据采标人才实训基地等,力争把大同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基础数据服务基地,打造“AI 工业质检”产业基地。


2023 大同首届信息技术产业峰会的圆满举行,也为大同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次峰会由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主办,紧扣数字经济和信创产业热点、市场趋势、前沿技术,共话数字经济崭新未来,共绘数字大同美好蓝图。云冈区政府与诚迈科技、华为、统信软件、东方中原、中国电科、中农富通、罗普特、百信等企业签约,以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目标,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此外,大同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全市各级国家机关和各有关方面抓住数字时代发展的历史机遇,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和治理数字化,凝聚共识、同向发力,奋力蹚出数字经济引领全市转型发展的新路。


在数字经济的推动下,大同正加快转型步伐,向着输数据、输算力的目标迈进,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五、行业总结与展望

4.回顾 2023 年大同软件行业发展,虽有成果但也存在问题,未来需不断努力,前景广阔。


2023 年,大同软件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在投资方面,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高达 97.4%,为大同市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服务业运行方面,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4.4%,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更是成为增长的主要支柱。同时,在全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增强的大背景下,大同软件行业也受益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大同作为传统工业型城市,积极将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重要方向,引入数智头部企业,加快向输数据、输算力转变。通过举办信息技术产业峰会、出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决定等举措,大同正加快转型步伐,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然而,大同软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人工智能领域涉及较少,软件开发人才缺乏,水平较低,能力较弱。此外,部分行业仍未摆脱发展困境,增长乏力。


未来,大同软件行业需要不断努力。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应建立完善科研体系,吸纳优秀科技人才,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另一方面,要加大帮扶力度,助力企业入统培育工作。加大重点服务业企业精准服务力度,为企业提供有力政策支持,引导和帮助企业小升规、个转企,全力引进和发展新兴产业、规模化集团化产业等。同时,要加强人才支撑,依托大同大学、创新平台等培育一批数字经济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鼓励支持企业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紧缺创新人才。


总之,2023 年大同软件行业虽有成果但也存在问题,未来需不断努力,前景广阔。


20年软件开发,添加微信,免费试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