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收入稳步增长
2023 年常州市软件业务收入情况良好,与全省趋势一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江苏省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发展较快,2023 年江苏省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常州市作为江苏省的重要城市,在软件产业发展方面也紧跟全省步伐。市工信局通过举办 “百所高校对接千个产业链党建联盟” 常州站活动,以党建引领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多方资源高效融合汇聚,为软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2023 年,我市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1%,其中工业软件收入增长 10%。
利润增长明显高于增加值和业务收入增长,运行质态较好,盈利能力较高。一季度,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 11.4%,业务收入增长 8.2%,利润总额增长 37.7%。利润增长明显高于增加值和业务收入增长表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质态较好,盈利能力较高。常州市软件行业也呈现出相似的良好态势,企业在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提升。例如,位于常州新北区薛家镇的江苏博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工业软件,服务企业超过 500 家,帮助企业压缩交付周期、提升产品良好率,智能工厂建设需求不断涌现。
二、工业软件表现突出
1.江苏工业软件业务收入全国居首,常州新北区企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
江苏省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发展迅猛,2023 年江苏省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4 万亿元,其中工业软件产业链实现业务收入 3259.8 亿元,同比增长 15.2%,在全国居于首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 2023 年中国软件名城评估结果中,江苏南京、苏州、无锡 3 个城市同时入选,入选数量位居第一,这充分展示了江苏在软件产业方面的强大实力。
位于常州新北区薛家镇的江苏博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工业软件领域表现突出。该公司致力于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及机器视觉场景化应用提供工业软件,自主开发了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打造了 MES、WMS 等产品在内的完整软件,在新能源、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等细分行业沉淀了成熟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服务的企业已经超过 500 多家,帮助企业在生产效益方面压缩交付周期在 10%,提升产品良好率在 15%,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需求也在源源不断呈现出来。
2.软件开发工具自主性提高工业软件产业链安全可控水平。
江苏博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软件开发工具自主性,为我国工业软件产业链的安全可控水平做出了贡献。随着江苏省工业软件相关政策的发展,江苏工业软件企业数量增长较快。2015 - 2023 年江苏省工业软件新增注册企业数量持续增长,2023 年达到 3231 家。2024 年截至 6 月 25 日,工业软件行业注册企业数量达到了 1510 家。南京、苏州和无锡软件产业发展规模较大,2024 年 1 月,入选了 2023 年中国软件名城。这些城市的工业软件企业聚集,为软件开发工具的自主性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
江苏省发布多项政策加快发展工业软件产业,从技术创新、企业培育、产业集聚、人才培养、融资支持等角度推动工业软件行业发展壮大。在政策的支持下,江苏省工业软件产业链收入不断增长,2023 年江苏省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1.4 万亿元,其中工业软件产业链实现业务收入 3260 亿元,同比增长 15.2%,超过整个软件业务收入增速。
三、产教融合成果显著
3.2023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委会年会在常州举办。
2023 年 12 月 9 日至 10 日,2023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委会年会在江苏常州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高职院校的领导、二级学院院长、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及软件类相关企业代表 120 余人参会。会议就我国软件产业行业发展情况、企业产教融合方案以及软件技术专业全国教学资源库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4.发布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和示范性软件职业人才培养基地,为软件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本次会议发布了 35 个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和 7 个示范性软件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并为获奖单位颁发证书和奖牌。例如,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荣获全国 “示范性软件职业人才培养基地”;东营科技职业学院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公共实训基地荣获第一批示范性软件职业人才培养基地;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大数据学院的案例被评为软件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典型案例。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产教融合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推动我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四、智能发展引领未来
5.企业积极进行 “智改数转”,打造智能生产车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优良率。
在常州市,众多企业积极响应 “智改数转” 号召,纷纷打造智能生产车间。例如润来科技的 “精密无缝铜管生产智能车间”,核心智能化设备共 110 台套,设备实现全面联网,车间采用 MES、ERP 的信息整合联动,满足了大量的数据传送,提高了工作效率。滨开区的江苏扬瑞新材料有限公司、德瑞(常州)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等 5 家智能制造企业成功入选 2023 年常州市智能车间认定名单。亿晶光电的 “5GW 高效晶硅电池车间” 总投资约 18 亿元人民币,采用 MES+AGV 智能化管理模式,智能装备实现联网率 90% 以上,应用 MES 系统全面监控具备数采能力的设备,实现设备的实时监控和在线管理,全面提高设备利用效率,生产物料利用 AGV 等自动化设备及信息技术实现生产配送环节的智能化,通过信息化和条码技术实现整个物流过程的高效、可控、可追溯。这些企业通过 “智改数转”,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优良率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6.软件与信息服务成为江苏工业高质量发展关键增量,常州也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软件与信息服务已成为江苏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以软件与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已占全省 GDP 比重 11%,预计 2023 年江苏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达 1.4 万亿,同比增长 20% 以上。在江苏工业软件业务收入全国居首的大背景下,常州新北区的企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助力。位于常州新北区薛家镇的江苏博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开发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工业软件,服务企业超过 500 家。此外,在江苏博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智能车间,光伏组件全自动排版机采用机器视觉与六轴机械手等技术,实现了电池组件综合排版的自动化,生产效率高于业界 10% 以上、产品优良率达 99% 以上。常州市积极举办各类活动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如市工信局举办 “百所高校对接千个产业链党建联盟” 常州站活动,以党建引领推动政、产、学、研、用、金多方资源高效融合汇聚,为软件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常州市在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的积极作为,为江苏工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五、发展前景广阔
7.常州市软件行业在 2023 年取得了诸多成绩,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2023 年常州市软件行业在业务收入、工业软件表现、产教融合以及智能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就。从业务收入来看,同比增长 11%,利润增长明显高于增加值和业务收入增长,运行质态良好。工业软件领域,新北区企业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软件开发工具自主性提高了工业软件产业链安全可控水平。产教融合方面,2023 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专委会年会在常州举办,发布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和示范性软件职业人才培养基地。智能发展方面,企业积极进行 “智改数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优良率,软件与信息服务也成为江苏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常州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成绩为常州市软件行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前景值得期待。
8.继续加强区域合作、校企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推动软件行业持续发展。
为了推动软件行业的持续发展,常州市应继续加强区域合作与校企合作。一方面,通过区域合作,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推动软件行业的发展。例如,可以与周边城市开展合作,共同打造软件产业集群,提高区域软件产业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校企合作是加快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可以借鉴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经验,与工业互联网龙头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创新 “职业情境、项目育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可以通过举办信息产业园校企合作交流会等活动,促进校企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此外,还应加大对软件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