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展成果显著
1.核心产业规模壮大,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可观。
2023 年,连云港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在核心产业规模壮大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托硅材料、封装材料的基础优势,加强资源整合,做大封装材料产业规模,引导培育集成电路产业。同时,聚焦光电子器件、电力电子器件、新型机电元件等新型电子元器件的发展,推动海洋电子、汽车电子、新型显示、光伏等产业发展。此外,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高端嵌入式软件,加快推进石化、船舶等领域工业软件研发创新,提升连云港高新区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建设水平。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连云港市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可观。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为电子信息制造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两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连云港市核心产业规模的壮大。
2.2023 年连云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全年营业收入超 65 亿元。
2023 年,连云港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了全年营业收入超 65 亿元的目标。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连云港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连云港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政策支持,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了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发展。此外,加强人才培养,举办了 “花果山英才双创周” 活动,建立了紧缺急需数字经济人才引进 “发榜应征” 机制,吸引了高端数字人才加速向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及项目快速集聚。
2023 年,连云港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方洋智能科技荣获市软件行业协会 2023 年优秀会员称号,该公司积极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大力发展软件自主研发业,自研上线的方洋 ERP 项目和智慧能源 APP、光伏逆变器监测平台、水务能耗管理平台等业务系统,大大提升了园区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此外,软件开发和软件运维成本度量规范国家标准宣贯会在连云港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连云港建立高质量发展要求软件价值评估机制,务实推动了连云港市软件造价评估行业发展。
未来,连云港市将继续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为数字经济强市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政策支持有力
3.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2023 年,连云港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落实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会议和市数字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数字连云港建设。通过巩固基础产业发展优势、提升新兴产业发展能级、增强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加速数字技术赋能应用、强化数字人才支撑、培育数字产业集群以及强化制造业数字化优势等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
连云港市明确了 35 项重点工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从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增强数字化治理能力、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六个方面入手,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强市建设工程。新培育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8 家以上,重点培育 31 家星级上云企业。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实现全年营业收入分别超 180 亿元、65 亿元。新建 1700 座 5G 基站,修建 10G PON 端口 5000 个,数字经济相关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突破 420 家。
4.出台多项政策,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等。
为推动数字产业化发展,连云港市出台多项政策。巩固基础产业发展优势,依托硅材料、封装材料的基础优势,做大封装材料产业规模,引导培育集成电路产业。聚焦新型电子元器件发展,推动海洋电子、汽车电子、新型显示、光伏等产业发展。支持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基础软件、高端工业软件、高端嵌入式软件,加快推进石化、船舶等领域工业软件研发创新,提升连云港高新区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园建设水平。
在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支撑方面,连云港市新建 1700 座 5G 基站,基本实现全市城乡地区 5G 网络全覆盖,修建 10G PON 端口 5000 个,新建 1 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同时,加强政务云建设管理,推进连云港市政务云平台纳入全省 “一朵云” 体系管理。提升电子政务外网保障能力,推进新一代电子政务外网建设,优化升级骨干网,提升电子政务外网移动接入能力。加强 IPv6+、5G+、隧道等技术应用,强化电子政务外网服务功能,逐步满足多种虚拟专网应用功能需求。加强电子政务外网统筹管理,与省同步推进实现所有非涉密业务专网归并整合至电子政务外网。
三、人才培养加强
1. 大力引进高端数字经济人才,举办活动吸引人才集聚。
2023 年,连云港市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积极引进高端数字经济人才。加大 “花果山英才计划”“521 工程” 对数字人才的支持力度,举办 “花果山英才双创周” 活动,建立紧缺急需数字经济人才引进 “发榜应征” 机制,吸引了众多高端数字人才加速向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及项目快速集聚。这些举措为连云港市软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2. 完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培育复合型 “数字工匠”。
连云港市积极完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鼓励高校与数字经济领域骨干企业联合建设数字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工院校数字类品牌特色专业群等产教深度融合的数字经济教学和实践基地。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培育项目,组织参加 “英才名匠”“智改数转” 人才培训和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评审认定,培育了一批复合型 “数字工匠” 和新型卓越工程师。同时,连云港市还积极举办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如 2023 “江苏工匠” 岗位练兵职业技能竞赛 —— 江苏省电信和互联网行业人工智能训练师(大数据分析方向)、2023 年江苏省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职业技能竞赛等,为数字工匠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此外,连云港经开区科技局积极组织申报省产学研合作项目,当好校企合作的 “红娘” 和粘合剂,为数字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产业集群初现
5.建设数字产业园区,推动数字产业集聚发展。
2023 年,连云港市加快推动海州区、连云区等建设数字产业园区。海州区将数字经济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聚焦项目招引,优化政策服务,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产业项目,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全区新增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省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众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完成 “智改数转” 项目众多,新增星级上云企业数量可观,跨境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显著,网络销售额超过 400 亿元。截至目前,连云港高新区已培育工业互联网相关产业规模以上企业 50 余家,入选省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服务资源池企业和单位 8 家,累计认定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星级上云企业众多。不久前,连云港高新区还成功入选 2023 年度江苏省 “互联网 + 先进制造业” 特色产业基地。
海州区通过实施 “智改数转”“企业上云” 等行动计划,实现区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的明显提升。同时,海州区发力电商企业规模化培育,兑现电商政策资金,推动数字经济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各村镇企业、集团依托特色产品入驻电商平台,开启直播,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在海州区,微软中国、网易等知名数字企业的项目纷纷落地,数字经济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名列前茅。海州数字化产业集群项目、多式联运物流分拨基地加速构建,数字经济已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闪亮名片。悟空智算项目位于连云港市科技创业中心,凭借其强大的算力资源和卓越的软硬件协同优化能力,正逐步成为推动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力量。海州区已全面推进 5G、工业互联网、智能传感等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建成 5G 基站 300 余个,实现主城区和主要产业园区 5G 网络全覆盖,助力众多企业打造 5G 智能工厂。
6.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型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
2023 年,连云港市积极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型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连云港高新区宋跳工业园 “新兴数字产业链党建联盟” 正式成立,首批 8 家数字产业企业加入其中。党建联盟配强 “1 + 2” 工作力量,建立 “1 + 4” 工作模式,同时建立五大机制,同步运行联盟内部纪律检查相关工作,为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以党建联盟为桥梁,园区积极推动政企学研合作,定期举办企业家座谈会等活动,加速数字产业发展创新。在成员单位的努力及党建联盟的推动下,连云港高新区宋跳工业园数字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多家企业获得荣誉,合力推动连云港数字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市通过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园区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集成电路、关键软件等数字产业集聚发展。引导创新要素加快集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型企业集群和创新型产业集群,为连云港市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五、企业培育成效
7.开展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培育推荐工作。
2023 年,连云港市积极开展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培育推荐工作。连云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转发了省工信厅《关于开展 2023 年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培育推荐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工信部门按照通知要求,于 2023 年 7 月 24 日前向市工信局出具推荐函并报送相关名单。同时,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示了 2023 年新入库培育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名单,并在 11 月 3 日公布了 2023 年江苏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软件企业培育库。
连云港市出台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五大重点任务,着力提升全市中小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在政策的引导下,积极贯彻落实《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和《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完善优质企业培育库,实施精准培育,加快构建培育库企业 - 创新型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 制造业单项冠军的梯度培育体系。
8.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不少于 8 家。
2023 年,连云港市积极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明确了 35 项重点工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其中包括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不少于 8 家。江苏 27 个项目入选工信部 2023 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其中连云港石化有限公司荣获工业互联试点示范 5G 工厂,徐圩新区已连续两年获得国家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
连云港市建立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梯度培育体系,持续深化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建设。通过推动园区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积极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工厂、5G 工厂、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试点示范培育,强化生产现场 5G 网络能力,推动企业办公、生产管理、监控预警、工业控制等网络互通,实现网络运维管理的可视化、网络与业务协同智能化、告警处理及时化、网络升级联动化。
六、行业活动丰富
9.举办首届软件创新创业论坛暨软协总结大会暨迎新年会。
2024 年 1 月 19 日,连云港市软件行业协会召开 “2023 年度总结大会暨迎新年会”,此次盛会作为连云港软件人的年度聚会,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次活动由连云港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指导,连云港市软件行业协会、连云港高新区双创中心主办,工商银行连云港分行、中国电信连云港分公司、中国移动连云港分公司等众多单位提供支持。
年会主题为 “拥抱生态与融合发展”,于鸿庆楼宴会中心二楼牡丹厅(连云港市海州区高新区宋跳工业园区振兴路一号)举行。参会人员包括主管部门有关领导、特邀嘉宾以及协会全体会员,约 100 人左右。
会议议程分为两个阶段。下午场(14:00—18:00),首先是会议签到,参会人员领取伴手礼和抽奖券。接着,协会进行 2023 年工作总结报告。随后,开展年会主题分享和行业交流论坛。最后,主管领导讲话并进行年度优秀会员等评选颁奖。晚场(18:00—21:00),则是会员联谊演出、聚餐和抽奖等环节。
此次年会为会员单位提供了丰富的展示机会。如需要参加下午主题分享、行业交流论坛和晚场文娱节目展示的会员单位可直接与会务组联系,按报名顺序满额为止。同时,年会也为协办和支持单位提供多渠道宣传,会场设有少量展架和大屏视频展播,有意向的会员单位可按报名顺序争取展示机会。此外,年会还接收以礼品、奖品、资金、服务等方式的各类赞助。
10.加强行业交流,展示行业成果,促进合作发展。
2023 年,连云港市软件行业通过举办一系列活动,加强了行业交流,展示了行业成果,促进了合作发展。例如,软件开发和软件运维成本度量规范国家标准宣贯会在连云港成功举办,有效推动了连云港建立高质量发展要求软件价值评估机制,务实推动了连云港市软件造价评估行业发展。首届 RISC-V 基础软件及生态创新应用大赛暨连云港开源芯片技术创新大会在海州成功举办,以赛促业、以赛促学、以赛促用,推动开源技术工程化及开源成果产业化,为国产软硬件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大连软件行业协会与连云港市软件行业协会签订 “连连合作” 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抱团发展、互相学习、交流,加强软件产业的深度合作,进一步促进两地的软件产业做大做强做优,提高双方在软件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2023 年度全省软件行业协会工作总结会在扬州召开,连云港软协获得 “2023 年度江苏省软件行业协会先进集体”,这也体现了连云港市软件行业在全省的影响力和发展成果。通过这些活动,连云港市软件行业加强了与各地的交流与合作,展示了自身的实力和成果,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七、未来展望美好
11.软件行业发展态势良好,未来将继续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
2023 年,连云港市软件行业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为未来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推进,软件行业的需求持续增长,发展态势良好。未来,连云港市将继续加大对软件行业的支持力度,提升关键软件供给能力,满足市场需求。
一方面,加强对工业软件、基础软件等关键领域的研发投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提高软件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建立开源推进机制等方式,推动软件产业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全链条创新。
另一方面,注重人才培养,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继续实施数字经济卓越工程师培育项目,完善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培育更多的复合型 “数字工匠” 和新型卓越工程师。同时,加大对高端数字经济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汇聚连云港。
12.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软件,全力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新型基础软件是软件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连云港市将前瞻布局新型基础软件,全力推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
首先,积极响应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的修订,从立法层面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加强国产软件推广应用,形成良好循环,助推连云港市软件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其次,结合连云港市的实际情况,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园区建设,引导创新要素集聚。培育壮大数字经济领域创新型企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为新型基础软件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生态。
最后,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新型基础软件的研发创新。鼓励高校设立软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