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常州软件业破浪前行全景洞察
引言:年度回顾开篇
2024 年,江苏常州市软件行业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和政策支持的多重驱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一年,软件行业不仅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关键力量,更是推动常州市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对其发展情况进行总结,不仅有助于了解该行业在过去一年的成就与挑战,还能为未来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制定提供宝贵参考 。
政策东风,助力前行
省级政策大力扶持
自 2019 年起,江苏省便高瞻远瞩,密集出台多项政策,为工业软件产业的腾飞铺就坚实道路。2023 年 12 月重磅发布的《关于加快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犹如一场及时雨,从技术创新、企业培育、产业集聚、人才培养、融资支持等多个维度,为工业软件行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在技术创新上,政策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勇攀关键核心技术高峰。通过建立 “拨投贷保” 支持机制,为企业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提供了全方位的资金保障,让企业在技术研发的道路上无后顾之忧。企业培育方面,每年精心分类分策培育头雁型软件企业、省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和专精特新软件企业不少于 300 家,为行业打造了一批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中坚力量。
为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政策支持重点园区建设工业软件创新中心,促进产业资源的高效整合与共享。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复合型软件人才梯队培养力度,加强高校软件类交叉学科建设,为行业发展储备了充足的人才资源。融资支持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
市级会议指明方向
2024 年 3 月 22 日,江苏省软件产业政策宣贯暨常州市信创联合会年度工作会议在常州大数据产业园盛大举行。此次会议犹如一座灯塔,为常州软件产业的发展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省工信厅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代表、常州市工信局领导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区县工信部门软件工作分管负责同志、科室负责同志、常州市信创联合会会员企业、常州市软件行业协会及部分会员单位、重点软件产业园、重点骨干企业和保密相关服务企业等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会上,江苏省工信厅软件处二级调研员康成刚深入宣贯了《关于加快工业软件自主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对政策的解读细致入微,为企业明晰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政策支持的有力保障。
常州市工信局电子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处处长蓝天柱在会上对参会人员表达了热烈欢迎,并强调各单位应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积极创新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数字转型升级注入澎湃动能 。
数据盘点,行业概览
企业数量稳健增长
在政策利好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江苏省工业软件企业数量呈现出稳健增长的良好态势。从 2015 - 2023 年,江苏省工业软件新增注册企业数量一路攀升,特别是自 2020 年起,年均新增企业数量突破 2000 家大关,2023 年更是达到了 3231 家,彰显出行业蓬勃的发展活力。
聚焦到常州市,2024 年截至 6 月 25 日,工业软件行业注册企业数量达到了相当可观的规模。尽管与南京、苏州等软件产业发达城市相比,在企业总数上或许存在一定差距,但常州市工业软件企业的增长速度不容小觑。众多新兴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它们聚焦于工业软件的细分领域,凭借创新的技术和独特的商业模式,在市场中崭露头角。这种稳健的增长态势,为常州市软件行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2023 年,江苏省软件产业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完成软件业务收入高达 1.4 万亿元,同比增长 9.5%。其中,工业软件产业链表现尤为亮眼,实现业务收入 3260 亿元,同比增长 15.2%,增速远超整个软件业务收入,成为推动江苏省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常州市作为江苏省软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增长浪潮中贡献卓越。2023 年,常州市软件业务收入紧跟全省步伐,实现了 11% 的同比增长,其中工业软件收入增长 10%。江苏博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常州市工业软件领域的杰出代表,自主开发的低代码快速开发平台及一系列相关产品,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助力。其服务的企业超过 500 家,帮助企业在生产效益方面显著压缩交付周期,提升产品良好率,有力地推动了当地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也为常州市软件产业规模的扩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整体占比来看,常州市软件产业在江苏省的版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并且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未来,常州市软件行业将继续凭借技术创新、产业集聚等优势,在江苏省软件产业的大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注入更为强劲的动力 。
重大项目,激发活力
科教城项目签约成果
2024 年 7 月 3 日,常州科教城迎来了振奋人心的时刻,二季度 31 个重点项目集中签约仪式盛大举行,为常州 “万亿之城再出发” 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次签约的项目涵盖多个前沿领域,其中软件行业相关项目表现亮眼,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天津大学区块链团队刘秀龙博士带来的 “常州信创链项目” 备受瞩目。作为 “十四五” 规划中数字经济的重点产业之一,区块链技术在常州的落地转化意义深远。天津大学区块链团队实力雄厚,由院士、国家杰青牵头,在区块链核心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包括国产区块链系统、全面标准化区块链性能评测框架和跨链平台等一系列丰硕成果。该项目签约后,将与常州科教城紧密携手,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优势与地方产业资源优势,加速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金融、供应链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探索,为常州市软件行业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推动数字经济产业的创新升级 。
在人工智能领域,“凌波” 高性能智能网卡、AI 三维图像软件研发等项目也成功签约。“凌波” 高性能智能网卡项目致力于提升网络通信的速度与稳定性,为大数据传输和云计算等应用提供强大的网络支持,将有力推动常州市在智能网络领域的技术进步。AI 三维图像软件研发项目则专注于开发先进的三维图像识别、处理和分析软件,有望在工业设计、医疗影像、文化娱乐等多个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相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这些软件行业项目的签约,不仅为常州科教城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创新的理念,还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它们吸引了更多的高端人才和优质资源向常州汇聚,进一步提升了常州市软件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
政府采购软件项目
政府采购作为软件行业的重要市场驱动力,在 2024 年对常州市软件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支持与推动作用。以常州市城市治理统建部分(2024)软件开发合同为例,该项目由常州市城市管理局作为采购人,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最终与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合同金额高达 509 万元 。
此次采购的软件项目旨在开发 “常州市城市治理统建部分(2024)” 项目中的相关应用软件,涵盖了应用软件的设计开发、实施、培训及相关服务工作,以满足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需求。中电鸿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项目经验,成功中标该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投入大量资源,深入调研常州市城市管理的实际需求,运用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理念,精心打造出一套高效、智能的城市治理软件系统 。
该软件系统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常州市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在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面,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够精准定位垃圾堆积区域,合理安排清运路线,提高垃圾处理效率;在城市交通管理中,借助智能交通监控和数据分析功能,可以实时监测交通流量,优化信号灯配时,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此外,该软件系统还为城市规划、应急管理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极大地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率和科学性 。
常州市城市治理统建部分(2024)软件开发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常州市城市治理带来了显著的成效,也为常州市软件企业树立了良好的示范标杆。它充分展示了政府采购对软件行业的支持力度,激励更多软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转型中来,为常州市软件行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
面临挑战,突破困境
外部竞争压力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软件行业已然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常州市软件行业虽在 2024 年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市场竞争呈现出一片混乱的态势。随着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这个领域,导致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陷入了功能模仿与复制的漩涡,创新能力严重不足。部分软件公司甚至背离了服务初心,以金钱为导向,随意采取停服加钱等不当手段,严重损害了用户体验和行业形象。同时,市场上还充斥着各种乱象,制造新名词、炒作概念之风盛行,然而真正能够落地实施的项目却质量堪忧,这无疑给常州市软件企业的市场拓展增添了重重困难 。
技术迭代的速度令人目不暇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软件行业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软件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对企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常州市的软件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和创新,以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然而,对于许多中小企业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负担,稍有不慎,就可能在技术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
企业内部科技公司的崛起也给常州市软件行业带来了巨大冲击。在大型企业纷纷加大对数字化转型投入的背景下,企业内部科技公司应运而生。这些内部科技公司由于对所在行业和企业的业务需求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够迅速、精准地满足企业的个性化需求,提供更加高效、快捷的技术服务响应。随着它们的不断发展壮大以及市场化能力的逐步提升,对常州市传统软件企业的市场份额构成了严重威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常州市软件企业或许将面临来自这些跨界内部科技公司的激烈挑战 。
内部发展难题
资金压力持续加大成为常州市软件企业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在当前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传统企业为了应对经济压力,纷纷采取降本增效的措施,这直接导致软件企业的市场营销环境愈发艰难。软件企业不仅面临着收入压力增大的问题,在合同金额谈判中也困难重重,客户往往会对价格进行严格的把控和压低,使得软件企业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同时,回款周期的延长也使得软件企业的资金周转面临巨大压力,资金链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此外,投资者对市场的谨慎态度也使得软件企业的融资难度加大,许多依靠融资生存的互联网软件企业甚至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
人才短缺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常州市软件行业的发展。软件行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其发展的核心要素。然而,当前常州市软件行业面临着中高端技术人才匮乏的困境。一方面,由于软件行业的人才流动性较大,核心团队成员的离职现象较为频繁,这不仅会对项目的正常推进产生严重影响,还可能导致企业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的泄露。另一方面,随着软件行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具备复合型技能的人才需求日益增长,这些人才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软件开发技术,还需要具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然而,这样的复合型人才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使得常州市软件企业在人才招聘和培养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
未来展望,前景可期
机遇与趋势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浪潮中,常州市软件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各行业对数字化、智能化的需求不断攀升,软件作为关键赋能工具,其市场空间将持续拓展。制造业作为常州市的支柱产业,正加速向智能制造迈进,这为工业软件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场景。企业对生产过程的优化、供应链的协同管理以及产品质量的提升等需求,将促使工业软件在功能和性能上不断创新,推动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
新兴技术的蓬勃发展也为常州市软件行业勾勒出了充满潜力的未来蓝图。云计算技术的成熟,使得软件服务模式发生了深刻变革,软件即服务(SaaS)模式逐渐成为主流。通过云计算平台,软件企业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且成本可控的软件服务,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和运维成本。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软件能够对海量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为企业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入,则为软件赋予了智能化的 “大脑”,使其能够实现自动化的任务处理、智能预测和个性化推荐等功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软件的附加值 。
在人工智能领域,常州市软件企业积极布局,不断探索创新应用。2024 年 9 月 10 日,钉钉 “AI 超能力?新质生产力城市峰会” 在常州市盛大举行,众多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借助 AI 技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钉钉全球商业总裁杨猛透露,常州已有超过 20% 的上钉企业正在使用钉钉的 AI 能力,这一比例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通过使用钉钉的 AI 工具,如 BI 分析助手和钉钉智能体等,企业能够提升一线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和决策能力,实现日常业务的合规检查,保障企业运行规范。天合光能、天准科技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借助钉钉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办公系统的整合、协同办公和数据管理的优化,以及决策效率的提高 。这些成功案例充分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常州市软件行业的应用潜力和广阔前景,为其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应对策略与建议
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常州市软件企业应积极制定应对策略,提升自身竞争力。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需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技术人才,组建专业的研发团队,深入研究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并将其与软件产品深度融合,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产品。注重知识产权保护,通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等方式,维护企业的创新成果,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
在市场拓展上,企业要精准定位目标市场,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软件解决方案,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联合研发、技术共享等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参加各类行业展会、技术研讨会等活动,展示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
政府的支持对于软件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应继续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法规,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在资金支持方面,设立专项产业基金,为软件企业的研发、创新和市场拓展提供资金保障;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软件企业的信贷支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缓解软件企业的融资难题 。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建设,政府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软件人才培养基地,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培养出更多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软件人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软件人才来常州创业和就业,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进一步完善软件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的产业集聚度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软件产业集群,促进软件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
2024 年的常州市软件行业在风雨兼程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的机遇与趋势令人充满信心。在政策的持续支持、企业的积极创新以及市场需求的强劲拉动下,常州市软件行业必将乘风破浪,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为常州市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更为强大的力量 。
结语:迈向新征程
回顾 2024 年,常州市软件行业在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成绩斐然。政策的持续发力为行业发展构筑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企业数量的稳步增长、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重大项目的接连落地,都彰显出常州市软件行业的蓬勃生机与活力。然而,我们也清晰地认识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激烈的外部竞争压力和复杂的内部发展难题 。
展望未来,随着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推进和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常州市软件行业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持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市场份额。政府也应继续发挥引导和支持作用,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持 。
相信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常州市软件行业必将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常州市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让我们携手共进,期待常州市软件行业在未来的征程中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