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导向,数字经济加速发展
1.花山区以马鞍山软件园为发力点,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带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花山区作为马鞍山市核心主城区,紧盯数字经济政策导向,以马鞍山软件园为核心,大力发展数字经济。马鞍山软件园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培养了多个国家级、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2023 年,马鞍山软件园预计完成营收 133.7 亿元,同比增幅超过 30%。
花山区在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产业数字化,引导辖区内龙头企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山鹰国际通过数字化转型,建成了智能制造体系,实现了由传统纸业制造向现代化 “智造” 的跃升,接连获得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等重量级荣誉。马钢嘉华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新华异型钢等 14 家企业获评安徽省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2.依托特色主导产业,布局新兴领域,激发数字经济活力。
花山区依托软件研发、互联网 +、地理信息等特色主导产业,超前布局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聚力打造国内一流的垂直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算力中心。
2023 年,花山区抢抓人工智能行业风口,新建国家 A 级 IDC 机房及垂直行业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入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头部企业九章云极。组建元宇宙产业联盟,不断建圈强链。积极参与产投合作,设立数字产业基金,成功引入科大讯飞、长江工业大数据、浩鲸科技等优质项目,互联网小镇新引进企业 70 家,数字经济营收达 132.5 亿元。
实施人才 “栽树工程”,与中科院共同发起成立马鞍山中科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推进安工大、滁州学院、马鞍山师专等在园区设立就业实训基地或研究机构,开设 “企业冠名班”。推动宁马双 “飞地” 建设,挂牌成立马鞍山软件园南京马可萌双创基地、江苏软件园马鞍山科技服务中心。
2024 年,花山区将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把数字赋能产业倍增作为牵引性抓手,重塑产业格局,加快人工智能、新材料、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集聚,前瞻布局类脑智能、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培育典范项目,实施数字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加快争创安徽省软件名城,力争数字经济营收突破 200 亿元;强化财智支撑,推进 “双招双引”,扩大有效投资,夯实要素基础,营造 “双创” 氛围,建强人才队伍。
二、行业盛会,推动产业升级
3.2023 第五届中国(马鞍山)互联网大会在马鞍山开幕,众多项目签约落地。
2023 年 12 月 8 日上午,以 “数字赋能,创享未来” 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马鞍山)互联网大会在马鞍山市成功举办。全国各地 300 余位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企业家和专家学者相聚花山,共话新形势下的互联网经济。开幕式上,23 个数字经济领域项目集中签约,签约数、投资额均为历年来之最。这些项目涵盖了海天教育政企战略合作项目、天畅智运网络货运平台项目、植护物流中心及直播基地项目等多个领域,为马鞍山数字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大会聚焦数字化时代创新发展,探讨未来发展趋势,推动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
本次大会紧盯互联网新业态、新模式,邀请政、学、研、企的知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系统总结互联网发展情况和发展亮点,重点展现互联网领域的新技术、新应用、新变化,科学展望互联网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推动马鞍山互联网产业与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大会设置了汇聚行业领军企业的开幕式和主题演讲环节,腾讯、360、科大讯飞、闪马智能等头部企业 “大咖” 分别作主旨演讲,内容的前瞻性和创新性给与会人员带来全新思维 “冲浪”。当天下午还设置了人工智能、元宇宙、空天遥感三个分论坛,各界嘉宾展开思想碰撞,探讨数字化时代下的创新与发展,共同描绘未来数字化世界的蓝图。此外,今年新增设了寻美马鞍山活动,参会嘉宾将游览领略马鞍山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发展之美。
三、产业成果,收入增长显著
5.2023 年安徽全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 60 亿元,近 100 家工业软件领域企业蓬勃发展。
2023 年,安徽省工业软件领域发展迅猛,全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 60 亿元。目前,安徽省有近 100 家工业软件领域企业,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多个类别。在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方面,涌现出九韶科技、太泽透平、全芯智造等多个掌握 CAD、CAE、EDA 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且具备一定竞争优势的企业。生产制造类工业软件方面,修武科技、增材云、青谷科技、利拓智能、迈斯科技等企业围绕仓储管理、流程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管、订单排产等开发了代表性产品。运维服务类软件方面,容知日新、三禾一等企业围绕工业设备日常维护和监测管理,研发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运维系统及移动端 APP,已在水泥、风电、石化、冶金、煤炭等行业实现应用。
安徽省在工业软件领域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系列政策文件的支持。围绕工业软件谋划出台了《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若干政策》《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促进工业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
6.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类企业各展实力,成果丰硕。
研发设计类企业不断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如三维设计与分析一体化 “九韶内核” AMCAX,填补了国内商用工业软件内核空白;首个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 “本源坤元” 成功研发,制程器件仿真和计算光刻 EDA 工具产品性能国内领先;国产三维 CAPP 工艺软件设计仿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叶轮机械设计一体化平台突破了流场计算和汽车降噪关键核心技术。基于图聆工业云平台打造的工业听诊系统和声纹质检系统入选工信部应用优秀案例,已在汽车、家电、机械、橡胶等多个行业应用。
生产制造类企业围绕企业实际需求开发产品。修武科技、增材云、青谷科技、利拓智能、迈斯科技等企业针对仓储管理、流程控制、设备管理、质量监管、订单排产等环节,开发出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
运维服务类企业为工业设备保驾护航。容知日新、三禾一等企业研发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运维系统及移动端 APP,实现了对工业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监测管理,在水泥、风电、石化、冶金、煤炭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政策支持,促进软件发展
7.安徽省出台系列政策文件,促进工业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出台了《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若干政策》《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文件旨在促进工业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推动安徽省工业软件领域的快速发展。
大皖新闻讯 9 月 4 日,安徽省工信厅组织省内知名工业软件研发企业负责人和高校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工信厅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举行关于工业软件发展互动会。会上获悉,2023 年安徽全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 60 亿元。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 “大脑和灵魂”,随着全球工业进入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关键阶段,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安徽省重点科研机构及骨干企业开展揭榜挂帅,加快攻关力度,在三维工艺设计仿真、设计内核、计算光刻、工业设备声纹诊断、流场计算和汽车降噪、量子芯片设计等领域技术攻关成效卓著。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明确了健全研发创新体系、评定检测体系、示范应用体系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推动 “三首” 产品的研发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8.开展 “揭榜挂帅”,加快攻关力度,为工业软件产业营造良好环境。
工信部公示 2023 年度 “揭榜挂帅” 项目,合肥 2 家企业拟入选。鸿路钢构的揭榜项目服务于建材行业,研制智能焊接装备数字化系统;新华三的揭榜项目属于跨行业通用型,研制工控检测与审计系统。
11 月 6 日,记者从省经信厅了解到,经过多项程序,拟推荐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等 32 家企业揭榜 2023 年攻关任务。自安徽实施制造业重点领域 “揭榜挂帅” 技术攻关以来,截至目前已累计结题 86 项,2023 年新增结题 32 项。
安徽工业软件企业攻克多项核心技术,开展 “揭榜挂帅”,加快攻关力度。三维设计与分析一体化 “九韶内核” AMCAX 填补国内商用工业软件内核空白;首个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 “本源坤元” 成功研发等。工业软件是制造强国之重器,安徽省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出台政策文件促进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
五、申报政策,助力企业发展
2023 年,马鞍山市积极组织申报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省级软件企业)政策资金,明确了申报原则、时间、要求及程序,有力地推动了软件企业的发展。
1. 马鞍山市组织申报 2023 年度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省级软件企业)政策资金。
根据《关于印发以制造业为主体促进现代产业高质量发展 “1+N+X” 政策体系的通知》文件精神,市经信局牵头负责《支持数字经济发展若干政策》中 “省级软件企业” 政策条款兑现工作。申报时间为 2023 年 4 月 26 日至 5 月 31 日,通过 “惠企通” 服务平台申报,申报网址为 http://mashqt.cn/。技术问题可联系吕依然、王洁等工作人员,申报 QQ 群也为企业提供了交流和咨询的渠道。
2. 明确申报原则、时间、要求及程序,推动软件企业发展。
申报原则要求申报主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对政策有效实施时间进行了明确规定。企业同一项目只可享受一项市级产业政策,同时申报省市政策按 “从高但不重复” 原则兑现。企业申报政策前需自查信用信息,存在失信情形的企业需整改到位方可兑现奖补资金。
申报要求各县区、开发园区、新区认真组织企业申报,及时完成项目初审、核实工作,并于 6 月 12 日前将审核符合项目申报要求的材料报市经信局。
申报材料方面,申报财政补贴的单位须提供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包括通过省级软件企业认定的材料等。网上申报上传的电子版材料必须为原件扫描件或照片,保证清晰,并注明文件名。
申报程序包括集中申报、初审核实、复审、涉企系统比对与信用查询、报送、财政复核、确认企业状况、结果公示和按期兑现等环节。整个申报过程严格规范,确保政策资金能够准确、及时地拨付到符合条件的企业,为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