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 2023 年软件创新不止

  • 发布时间:2024-12-11

安徽合肥 2023 年软件创新不止

一、政策扶持,助力行业发展

1.合肥市出台多项软件产业政策,鼓励企业投资设立、提升资质、扩大规模等,为软件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合肥市积极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软件产业发展,如《合肥市加快软件产业发展推进软件名城创建若干政策》,明确了适用范围和重点支持方向。政策涵盖了强化双招双引、鼓励做大做强、支持推广应用、优化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其中,鼓励在肥投资设立软件企业,按在肥缴纳社保员工数和营业收入分档给予最高 100 万元奖励;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对全球 500 强、中国 500 强等企业在肥设立独立法人软件企业,给予高额一次性奖励;鼓励企业提升开发服务资质,对新通过软件能力成熟度集成模型(CMMI)和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认证的企业给予不同额度奖励;鼓励企业扩大规模,对营业收入达到 1000 万元以上且近两年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 30% 的存量软件企业给予奖励;鼓励企业升规入统,对首次升规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奖励。

2.政策实施旨在增加软件企业数量、从业人员数量,提高软件业务收入增速,推动软件名城创建。


这些政策的实施旨在多方面推动软件产业发展。一方面,通过鼓励投资设立软件企业和加大龙头企业招引力度,突出在肥缴纳社保人数,以提高合肥市软件企业数量和从业人员数量。例如,每年力争新增软件企业 50 - 100 家、新增软件从业人员 5000 - 10000 人。另一方面,通过鼓励企业提升开发服务资质和扩大规模,提高软件业务收入增速。政策目标明确,软件业务收入增速超 20%,三年内认定 3 - 6 家市级软件园,积极争创中国软件名城,建设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软件产业集聚区。

二、首版次软件成果显著

3.蜀山区多家企业入选 2023 年安徽省首版次软件名单,如合肥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公布了 2023 年安徽省首版次软件(第二批)名单,蜀山区的合肥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首版次软件产品是指企业通过自主开发,其功能或性能有重大突破,在该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或者打破市场垄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同产品名称、同一版本号的软件产品。2023 年,全区共有 9 家企业入选安徽省首版次软件名单。

合肥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软件研发智能及工业互联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大数据企业、科技型企业。2018 年以来,青谷科技先后获得国家 “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合肥市大数据企业称号。


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内专业从事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领军企业,先后获得 “大禹奖”“詹天佑奖”“鲁班奖” 等国家建设领域的最高奖项。目前,企业正在积极筹建智水研究院,致力于成为 “中国智慧水环境、智能水务行业” 引领者。

4.首版次软件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有重大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动了软件行业的技术创新。


首版次软件产品在功能和性能上的重大突破,为软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些软件产品不仅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例如,中水三立的智慧园区水联网污染溯源平台 V1.0,基于自主研发的 “三立智水” 通用平台进行开发,运用物联网、5G、GIS、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管网污染精准溯源、水质实时监测预警、偷排漏排一体化跟踪,有效推动了城市管网精细化管理,提升风险预警和污染溯源能力。

合肥青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启效云平台 V2.0,作为首版次软件产品,也在功能和性能上有了重大提升。该平台为企业提供了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助力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首版次软件产品的不断涌现,推动了软件行业的技术创新。这些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首版次软件产品的推广应用,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促进了整个软件行业的技术进步。

三、工资待遇与就业前景

5.合肥软件行业工资收入一般在 6 - 15K / 月,2023 年较 2022 年增长 10%,对比本地区高 20.8%。


根据职友集的数据统计,2023 年合肥软件行业工资收入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大部分岗位的工资区间为 6 - 15K / 月,这一薪资水平在当地相对较高,对比合肥平均工资高 20.8%。其中,不同学历和经验的从业者薪资有所差异。例如,中专学历工资约为¥7.2K,大专学历的工资情况因具体岗位和公司而异,本科学历和硕士学历的从业者通常薪资更高。从经验方面来看,应届生工资约为¥6.1K,1 - 3 年经验的从业者工资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渐增加。

6.2024 年市场需求较 2023 年下降 5%,但招聘职位量仍占合肥 4.983%,地区分布集中在高新区。


尽管 2024 年合肥软件行业市场需求较上一年有所下降,但招聘职位量仍占合肥的 4.983%,显示出该行业在当地仍具有一定的就业机会。地区分布主要集中在高新区,此外蜀山区等区域也有一定的软件行业岗位分布。从整体来看,虽然市场需求有所减少,但合肥软件行业依然为求职者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

四、行业分布与公司情况

7.中国软件行业地区分布中,合肥占一定比例,主要分布在高新区和蜀山区等区域。


根据职友集的数据统计,中国软件行业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其中上海占比 12.3%,北京占比暂未提及,合肥也在软件行业分布城市之列。合肥软件行业办公区域主要分布在高新区和蜀山区,其中高新区占比 37.9%,蜀山区也有一定比例分布。此外,包河区、庐阳区等区域也有软件企业分布。在软件开发行业区域分布中,高新区占 38.1%,蜀山区占 25.6%,包河区、庐阳区、经开区等区域也有一定占比。IT 软件行业区域分布中,蜀山区占 57.1%,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也有分布。工业软件行业区域分布中,高新区占 55.6%,蜀山区、庐阳区、肥西县也有一定占比。软件集成公司区域分布中暂未明确提及各区域具体占比,但有公司分布在蜀山区等区域。


从不同类型软件公司的分布来看,科大讯飞等知名企业在高新区和蜀山区等区域均有业务布局。例如,合肥蜀山经开区的安徽智能软件园吸引了众多软件企业入驻,其中合肥青谷信息科技公司和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安徽省首版次软件名单,这些企业的发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蜀山区软件行业的发展。同时,高新区也聚集了大量软件企业,为合肥软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8.合肥软件行业公司规模以 50 - 99 人为主,占 47.8%;公司性质以民营公司居多,占 88.2%;成立时长 10 年以上的占 54.3%。


职友集数据显示,合肥软件行业实力较强,公司规模占比最多的是 50 - 99 人,占 47.8%。在 IT 软件行业、软件开发公司、工资待遇好的软件公司等排名中,也可以看出 50 - 99 人规模的公司占比较高。例如,合肥优创云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规模未知,合肥快维勤科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少于 50 人,而大部分公司如安徽谦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伟冠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肥麦克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安徽万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均为 50 - 99 人规模。

公司性质方面,民营公司占比最多,占 88.2%。在各类软件公司排名中,大部分公司均为民营公司。例如,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为 IPO 上市企业,但其在软件行业中也属于民营公司范畴。此外,鼎信数智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众多企业也都是民营公司。


成立时长方面,10 年以上的公司占比最多,占 54.3%。在合肥软件公司排名中,许多企业成立时间较长,如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5 年,科大国创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24 年,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 28 年等。这些成立时间较长的企业在软件行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为合肥软件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五、创新引领,未来可期

9.安徽 2023 年工业软件成亮点,全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 60 亿元,重点科研机构及骨干企业在技术攻关方面成效卓著。


2023 年,安徽全省工业软件产品收入超过 60 亿元。工业软件作为工业制造的 “大脑和灵魂”,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安徽省重点科研机构及骨干企业开展揭榜挂帅,加快攻关力度,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例如,三维设计与分析一体化 “九韶内核” AMCAX,填补了国内商用工业软件内核空白;首个量子芯片设计工业软件 “本源坤元” 成功研发,制程器件仿真和计算光刻 EDA 工具产品性能国内领先;国产三维 CAPP 工艺软件设计仿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叶轮机械设计一体化平台突破了流场计算和汽车降噪关键核心技术;基于图聆工业云平台打造的工业听诊系统和声纹质检系统入选工信部应用优秀案例,已在汽车、家电、机械、橡胶等多个行业应用。目前,安徽省有近 100 家工业软件领域企业,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多个方面。


近年来,安徽省大力支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出台了《支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发展若干政策》《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及支持政策的通知》等政策文件,促进工业软件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对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自主供应能力” 等级的 “三首” 产品、纳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指导目录的产品,财政给予补贴最高达 1000 万元。

10.合肥高新区软件产业转型升级,以人工智能助力经济新动能,形成多元化产业集群,软件业务收入增长,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


合肥高新区近年来聚焦软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设计、量子信息、网络安全等为核心的多元化产业集群。2023 年,软件业务收入达到 521 亿元,同比增长 7%。高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不断完善,集聚了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类脑智能国家工程实验室等近 90 个创新平台,形成了 “产学研用” 高效协同的体系。现已集聚超过 600 家软件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国内标准 120 多个,拥有各类知识产权 3 万多件。


其中,讯飞公司的 “讯飞星火” 项目尤为引人注目。其新发布的 “讯飞星火 4.0Turbo” 在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方面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七大核心能力更是超过了当前全球顶尖的 GPT-4Turbo。在量子信息领域,合肥高新区优势企业达 20 家,其中不乏量子领域的独角兽公司,未来有望成为全国量子技术应用的先锋。此外,行业内涌现出的 EDA、产线仿真、PLC、MES 等工业设计软件,均代表着国内制造业软件的先进水平,推动了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

合肥的政策环境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自 2019 年起,安徽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首版次软件认定工作,近 5 年内,高新区已有 400 余款产品获得了认定,成功吸引了超过 300 家企业获得省级支持资金 1.76 亿元。合肥市场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的成立,为软件企业与市场的对接搭建了有效的平台。通过举办各类产业场景对接活动,中心已促成了超过 50 项合作。“链通高新” 企业服务平台的搭建,实现了近 90 场企业对接活动,吸引了 3000 余家企业参与。在开放共享方面,合肥高新区的讯飞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了一站式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现已开放 736 项 AI 产品与能力,吸引了 739.8 万开发者团队加入。GitLab 中国区全资子公司极狐信息的落户,标志着合肥在开源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展。


展望未来,合肥高新区仍将在政策上持续发力,支持软件企业的发展,特别是在资金、技术与市场的全面支持上。计划探索建设软件企业投融资一站式对接窗口,促进区域内软件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助力合肥高新区进一步巩固其


20年软件开发,添加微信,免费试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