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政策引领,发展动力强劲
1.德州积极响应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号召,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软件行业发展。举办数字经济相关会议,推动软件产业迈向新高度。
2023 年,德州市积极响应山东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德州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德州市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2023 年重点工作任务》,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持。
德州市举办了多场数字经济相关会议,如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暨 “工赋山东” 2023 年专项行动德州现场会、“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国行” 暨德州市工业企业数字赋能大会、2023 年数字赋能实体经济山东行 —— 德州站暨德州移动 5G 全连接工厂生态联盟成立大会等。这些会议汇聚了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和政府官员,共同探讨数字经济与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机遇,为推动软件产业迈向新高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政策支持加速软件企业生态集聚,提升软件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德州市的政策支持加速了软件企业的生态集聚。例如,省工信厅组织开展第四批山东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申报工作,德州市积极响应,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通过申报工作,德州市的软件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德州市不断提升软件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政府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软件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联合共建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如天衢新区的和智信 (山东) 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奥链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上榜 2023 年山东省软件工程技术中心名单。这些软件工程技术中心的设立,带动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提升,为软件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此外,德州市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多项举措也为软件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例如,全国一体化工业大数据山东云中心省会经济圈区域分中心开工建设,为软件产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计算能力。同时,德州市积极推进 5G 基站建设,入选全国 “千兆城市”,为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基础设施。
二、产业规模壮大,排名稳步提升
3.2023 年前三季度,德州软件业务收入增长显著。在全省软件产业发展中,德州发挥着重要作用,排名稳步提升。
2023 年,山东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 9425.2 亿元,列全国第 4 位,同比增长 16.6%,高于全国 3.1 个百分点。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德州软件业务收入也呈现出显著增长态势。德州服务业中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27.3%,占全部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 16.0%。这一数据表明,德州在软件业务方面的发展势头良好,为全省软件产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随着软件业务的不断增长,德州在全省软件产业中的排名也稳步提升。
4.德州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数字经济百强榜,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动作用不断凸显。
2023 年,德州市位列 2023 数字百强市第 63 位,数字经济百强榜第 77 位,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数字城市百强榜。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速,网络建设日趋完善,“千兆城市” 建设成果不断深化,5G 基站建设纳入市挂图作战,累计建设 5G 基站 1.1 万个,超高速光纤网络 10Gpon 端口 6.43 万个,千兆光纤接入能力覆盖率超过 300%,重点场所 5G 网络通达率 100%,5G 用户占比近 50%,互联网协议第 6 版活跃用户近 400 万。存算能力不断提高,鲁北大数据中心入选全国一体化大数据山东云中心省会经济圈区域分中心,预计年底前投入运营;环境治理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注册量解析量超过 40 亿;数据存储标准机架 7782 个,同比增长 37.3%,与国家超算济南中心开展战略合作,存算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
产业数字化深入推进,数实融合不断深入,全省创新首发数字经济 “用云量” 指标体系,1 - 11 月份,用云量同比增长 61%;全省率先采用 “一月一行业” 形式举办数字化转型现场会,已成功举办纺织、化工、食品、装备等重点行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今年以来,先后成功举办促进数实融合全国行首场活动、山东省 “百城牵手万项” 活动、德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会,搭建供需对接平台,达成合作项目 120 余个。数实融合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征集场景需求 31 项,优秀数字产品、服务方案供给 21 项;欧瑞电子入选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安全深度行活动典型案例(全省 2 家),世商焊材入选工信部 5G 工厂,2 个项目入选省级 “产业大脑”,5 个项目入选省首批 “数字经济总部”,128 家企业入选省级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试点,获批省级 “晨星工厂” 189 家、试点园区 2 个、试点县 2 个,新增省级数字经济园区 4 个,数量均列全省第 1 位。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不断健全,深化与腾讯云、忽米网、浪潮云州等国家级双跨平台合作,深耕 “上云” 沃土,与浪潮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数实融合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成立德州市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培育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以奥链、易罐为代表的本土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培育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9 个,推动 1.1 万余家企业 “上云上平台”。
数字产业化亮点频现,电子信息产业取得新突破,有研艾斯 12 英寸硅片项目、有研亿金高纯溅射靶材通线量产,天衢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中国集成电路关键材料基地(德州)正式揭牌,德州市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成功举办 2023 中国半导体材料产业发展(德州)峰会,有力提升了我市集成电路产业影响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带动作用不断凸显,成功引进腾讯云、忽米网等国家级 “双跨” 平台企业,奥链、和智信入选 2023 年省级软件工程技术中心,远景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奥链数字经济大数据平台入选山东省首版次高端软件产品。涌现出满易物流、浪潮云计算、东华软件等一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骨干企业。
三、软考推动,人才培养显著
5.德州软考作为软件行业重要评测标准,对软件从业人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全面评估,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软考作为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在德州软件行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对软件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进行了全面而严格的评估。通过软考,从业人员可以系统地检验自己在软件开发、测试、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能力。无论是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还是实际操作技能的熟练度,软考都能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这种全面评估不仅有助于从业人员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更能为他们指明进一步提升的方向,从而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6.软考人数增长反映软件行业热度,体现个人职业发展需求和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渴求,同时政府支持也推动软考发展。
2023 年,德州软考报名人数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以山东德州 2023 年上半年软考报名人数为例,达到了 799 人,比上年增加 21%。这一增长趋势充分反映了软件行业的热度。对于个人而言,越来越多的 IT 从业者认识到软考在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在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中,他们希望通过软考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拓宽职业发展道路。拥有软考证书不仅能在求职过程中成为一大亮点,还能为个人在职场中的晋升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对于企业来说,软考证书成为了选拔人才的重要参考标准。通过软考的员工在专业技能和理论知识方面更加扎实,能够更快地适应岗位需求,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企业对高素质软件人才的渴求,也促使更多的从业人员参加软考。此外,德州政府对软件行业的支持也是推动软考人数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软件行业的发展和创新。这些政策吸引了更多的软件企业落户德州,促进了当地软件人才的培养和聚集。同时,政府还对通过软考的考生给予一定的补贴,减轻了考生的经济负担,提高了他们参加考试的积极性。软考人数的增长带来了一系列积极的社会效应。它提高了德州软件行业的整体人才水平,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软考促进了知识的传播和技术的交流,推动了行业内的创新活动。软考还为德州的软件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四、行业融合,发展趋势良好
7.软件行业技能要求不断提升,德州软考紧密跟踪行业发展趋势,更新考核内容,确保与行业需求同步。
随着软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软件行业对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持续提高。德州软考充分认识到这一发展趋势,紧密跟踪行业动态,不断更新考核内容。例如,在软考的科目设置上,更加注重对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方面的考查,以确保考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与行业需求保持同步。同时,德州软考还积极关注国内外软件行业的最新标准和规范,将其融入考核内容中,提升考生的专业素养和国际视野。
8.跨界融合成为新常态,注重实践能力考核和国际化趋势,推动德州软件行业与国际接轨。
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跨界融合已成为软件行业的新常态。德州软考在考核内容上更加注重跨界知识的融合,培养具备跨界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例如,在软考中增加了与其他行业相关的案例分析和项目实操题目,引导考生关注软件行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此外,德州软考积极响应国际化趋势,不断引进国际先进的考核理念和方法。通过与国际软考交流与合作项目的互动,德州软考推动德州软件行业与国际接轨,提升了德州软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德州还举办了国际科技合作对接会,为软件行业的跨界融合和国际化发展搭建了平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参与,促进了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五、未来展望,前景一片光明
9.面对未来,德州软件行业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德州软件行业在过去的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无论是政策的有力支持、产业规模的不断壮大,还是软考推动下的人才培养以及行业融合的良好趋势,都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德州软件行业必将继续发挥其在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政府将持续加大对软件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举办更多的数字经济相关会议和活动,为软件企业提供更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企业也将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推出更多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和服务。而软件从业人员则会通过不断学习和参加软考等方式,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为软件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下,德州软件行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10.持续加强软考完善和创新,加强行业调研,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考核方式,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为了更好地适应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德州将持续加强软考的完善和创新。一方面,加强行业调研,定期了解软件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调整软考的考核内容和标准,确保软考与行业需求紧密对接。例如,可以通过走访软件企业、举办行业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企业对软件人才的需求信息,将其融入到软考的考核内容中。另一方面,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德州软件行业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例如,可以与高校合作开展软件专业课程建设,邀请企业专家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创新考核方式,积极探索更加科学、公正的考核方式方法。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智能评分、建立在线考核平台等,提高考核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软考交流与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考核理念和方法,推动德州软件行业与国际接轨。例如,举办国际科技合作对接会,邀请国际知名技术转移机构和外企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