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2023年软件行业发展态势好
一、政策支持力度大
1. 河南省出台多项政策支持软件产业发展,济源示范区积极响应,为软件企业提供广阔发展空间。
河南省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2023 年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支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些政策涵盖壮大市场主体、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加强人才引育等多个方面,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济源示范区积极响应河南省的政策号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 政策涵盖壮大市场主体、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加强人才引育等多个方面。
(1)壮大市场主体方面,河南省对软件企业争创国家试点示范、提档进阶、做优做精以及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发展都给予了相应的奖励和补助。例如,对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型信息消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块链、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平台),一次性给予 100 万元奖励;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 10 亿元、20 亿元、30 亿元、40 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头雁” 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 100 万元、200 万元、300 万元、400 万元奖励;对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的软件企业,在有效期内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 30% 给予补助,每家企业不超过 500 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按照其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等提供的技术服务收入给予一定比例补助,每个单位每年不超过 200 万元。
(2)支持技术创新方面,河南省支持软件技术成果转化、软件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项目、首版次软件产品研发以及软件产品应用推广。对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并在豫转化、产业化的在豫企业,按照其上年度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给予最高 10% 的奖补,每家企业每年不超过 100 万元;对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单位,按照项目上年度实际获得国拨经费的 3%—5% 奖励研发团队,每个单位年度奖励不超过 500 万元;对经省级认定的首版次软件产品的省内研发企业按照不超过自认定之日起 12 个月内产品销售(服务)发票金额的 20% 给予奖励,单项产品奖励金额不超过 200 万元,每家企业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 500 万元;支持制造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应用场景,对优秀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单位给予不超过 50 万元奖励。
(3)推动产业集聚方面,河南省支持软件产业园区提质建设,对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中国软件名园、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区,一次性给予 200 万元奖励;同时,支持软件企业入驻园区,对新入驻省、市级软件产业园区的软件企业,鼓励所在地财政给予办公场地租金补贴。
(4)加强人才引育方面,河南省支持引育高端软件人才,对我省新入选的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省财政按照国家资助标准给予 1∶1 配套奖励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对我省培养的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学者等青年拔尖人才,省财政按照国家资助标准给予 1∶1 配套奖励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对入选我省中原英才计划的中原学者、中原领军人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省财政安排一定支持经费,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此外,还支持软件企业引才聚才,企业引进博士和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按照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支持软件人才创新创业,鼓励各地针对软件产业发展需求,对软件企业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出台奖补政策,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公租房、人才公寓用于软件人才申请使用。
二、人才引育成效显
1. 支持引育高端软件人才,为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提供配套奖励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
济源市积极响应河南省支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号召,在引育高端软件人才方面不遗余力。对于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如国家重点人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等,以及青年拔尖人才,如国家重点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青年学者等,济源市严格落实省财政按照国家资助标准给予 1∶1 配套奖励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的政策。同时,对于入选我省中原英才计划的中原学者、中原领军人才、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原青年拔尖人才,省财政安排一定支持经费,用于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为济源市高端软件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 企业引才聚才政策优惠,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各地出台奖补政策并提供公租房、人才公寓。
济源市为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积极落实企业引才聚才政策。企业引进博士和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按照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同时,济源市还积极出台奖补政策,鼓励各地针对软件产业发展需求,对软件企业引进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给予支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公租房、人才公寓用于软件人才申请使用,为软件人才解决了住房之忧。此外,济源市在人才引进方面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优化营商环境,在人才引育 “赛道” 上持续 “加速度”。推出 “人才兴济” 33 条政策,积极推动人才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快享优享。制定《驻济高校毕业生留济奖励办法》,促进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就业供需无缝对接,实现产学研协同、政校企互通。开展 “2023 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为高校毕业生来济留济营造良好环境。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采取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聘)、国有企业聘用、服务基层项目就业、企业吸纳、灵活就业、见习留用等形式,每年为高校毕业生推出至少 3000 个就业岗位。创新开展公共就业服务方式,持续打造并擦亮 “职” 在济源活动品牌,积极开展各类专场招聘会,吸引各地青年人才了解济源、逐梦济源、扎根济源。建立 “四位一体” 创业扶持体系,给予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资金支持,直补快发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联合高校开展毕业生创业促进计划,发放创业担保贷款。鼓励企业吸纳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发放见习补贴、给予企业一次性吸纳补贴和社保补贴,利用失业保险基金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发放青年人才生活补贴,以 “真金白银” 充分支持高校毕业生来济留济就业创业。倾心服务人才,加快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体系,加大人才保障服务力度,全力营造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社会环境,公正平等、竞争择优的制度环境,待遇适当、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上线完善 “济源智慧人社” 网上服务平台,掌上即享 “7×24 小时” 就业创业政策阅览、在线简历投递、岗位双向智配等就业服务。建立了覆盖人才认定、申请落户、生活补贴、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的服务保障体系,做到 “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次办妥”,进一步增强广大人才的认同感、获得感、幸福感。
三、企业发展态势好
1. 软件企业争创国家试点示范、提档进阶、做优做精,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也得到发展支持。
在济源市,软件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努力争创国家试点示范、提档进阶、做优做精。例如,对于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产业发展、新型信息消费、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区块链、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领域试点示范企业(项目、平台),可一次性获得 100 万元奖励。同时,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超过一定额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头雁” 企业,也分别给予相应的奖励。此外,引导中小企业向 “专精特新” 方向发展,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的软件企业,在有效期内可按照不超过设备、软件实际投资额的 30% 给予补助,每家企业不超过 500 万元。对于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济源市按照其围绕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提升等提供的技术服务收入给予一定比例补助,每个单位每年不超过 200 万元。
2. 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研发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推广软件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
济源市的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项目,不断加大软件技术成果转化力度。对购买省外先进技术成果并在豫转化、产业化的在豫企业,按照其上年度技术合同实际成交额给予最高 10% 的奖补,每家企业每年不超过 100 万元。同时,企业积极研发首版次软件产品,对经省级认定的首版次软件产品的省内研发企业按照不超过自认定之日起 12 个月内产品销售(服务)发票金额的 20% 给予奖励,单项产品奖励金额不超过 200 万元,每家企业年度奖励金额不超过 500 万元。此外,济源市还大力支持软件产品应用推广,支持制造企业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智能应用场景,对优秀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单位给予不超过 50 万元奖励。例如,2023 年济源市多家企业上榜河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企业拟确定名单,这充分体现了济源市企业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积极努力和显著成效。同时,2023 年度河南省首版次软件产品名单的公布,也激励着济源市的软件企业不断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四、产业园区建设优
1. 支持软件产业园区提质建设,对获得国家认定的园区给予奖励。
济源市积极响应河南省支持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园区的提质建设。对获得国务院或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中国软件名园、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国家数据安全产业园区,将给予一次性 200 万元奖励。这一政策激励着济源市的软件产业园区不断提升自身品质,争取获得国家认定,为软件企业提供更优质的发展环境。例如,济源市积极推动河南科慧产业园等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提高园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2. 鼓励软件企业入驻园区,所在地财政给予办公场地租金补贴。
为了鼓励软件企业入驻园区,济源市所在地财政给予办公场地租金补贴。这一政策为软件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新入驻省、市级软件产业园区的软件企业,可以享受到租金补贴的优惠政策,这使得软件企业更愿意入驻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济源市通过这一政策,吸引了众多软件企业入驻园区,促进了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行业活动亮点多
1.亿立能公司积极参加展会、开展活动、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培训学习,取得显著成绩。
亿立能公司在 2023 年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参加展会方面,2 月 28 日,亿立能应邀参加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的第二届防汛抗旱抢险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研讨与展示会;6 月 15 日 - 6 月 17 日,参加第九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重点展示自主创新产品赋能智慧水利建设的创新成果;6 月 27 日到 6 月 30 日,参加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11 月 30 日,参加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主办,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科学院协办的第四届水文监测仪器设备推介会,对公司自主研发的水文设备进行了展示。开展活动方面,8 月 16 日,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五峰居楼湾酒厂联合发起金秋助学捐赠活动,为五峰贫困学生献出一份爱心;10 月 24 日,亿立能在天门水文局参加了项目沟通会,协助开展了数字孪生开工仪式;11 月 17 日,由亿立能公司承办的湖北省水利数字孪生学术研讨会在宜昌市顺利召开;12 月 28 日,亿立能公司组织了 “愉快温泉旅 温情亿立能” 2023 温泉康养团建活动,让员工放松身心,缓解压力,释放团队激情。党建工作方面,6 月 28 日,亿立能支部邀请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 长阳县渔峡口镇枝柘坪村老党员刘兴杰为大家讲述了以 “牢记使命、缅怀先烈” 为主题的党课;7 月 1 日,亿立能组织支部党员在点军区双堰口村开展庆 “七一” 桥边河专项净滩主题活动;7 月 25 日,公司党员杨世兴同志荣获宜昌高新区双创平台 “党员先锋岗” 荣誉称号;11 月 28 日,亿立能组织支部党员前往市残联参加宜昌市残联第十七届 “圆残疾人新年梦想” 活动。培训学习方面,5 月 12 日,亿立能组织开展以 “公司日常经营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及操作实务” 为主题的专题培训会;6 月 15 日亿立能组织开展员工安全教育专题培训;11 月 2 日下午,湖北亿立能科技股份公司开展了新产品 “北斗遥测终端机” 培训会。通过这些活动,亿立能公司不仅提升了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为公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其他企业也在 2023 年积极进取,共同推动济源市软件行业发展。
除了亿立能公司,济源市的其他企业也在 2023 年积极进取,共同推动济源市软件行业的发展。MAXHUB 领效携核心经销商河南力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济源举办了 2023 年渠道新品交流会,多名当地集成商以及渠道客户齐聚一堂,共话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思路、新方法。济源市还举办了示范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单位清查业务和软件培训班,提高了相关人员的业务水平。此外,济源软件开发培训也为学员提供了高质量的软件开发培训服务,帮助他们掌握实用的技能,成就职场梦想。这些活动和举措都为济源市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六、未来发展前景阔
3.济源市软件行业在政策、人才、企业、园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济源市软件行业在 2023 年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这得益于政策的大力支持、人才的积极引育、企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园区的不断建设。在政策方面,河南省出台了多项支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济源示范区积极响应,为软件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些政策涵盖了壮大市场主体、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产业集聚、加强人才引育等多个方面,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人才引育方面,济源市积极支持引育高端软件人才,为国家级和省级领军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提供配套奖励补贴和科研经费支持。同时,企业引才聚才政策优惠,人才创新创业环境良好,各地出台奖补政策并提供公租房、人才公寓,为软件人才解决了后顾之忧。在企业发展方面,软件企业积极争创国家试点示范、提档进阶、做优做精,制造业数字化服务商也得到了发展支持。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项目,研发首版次软件产品,应用推广软件产品,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济源市支持软件产业园区提质建设,对获得国家认定的园区给予奖励。同时,鼓励软件企业入驻园区,所在地财政给予办公场地租金补贴,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4.有望在数字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为济源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软件行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之一,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济源市软件行业在政策、人才、企业、园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有望在数字经济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一方面,软件行业的发展将推动济源市数字产业化进程,提升数字经济的规模和质量。另一方面,软件行业的创新应用将促进济源市产业数字化转型,为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提供技术支持。例如,在制造业领域,软件技术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服务业领域,软件技术可以提升服务的便捷性和个性化水平,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