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收入突破,规模壮大
2023 年,贵阳贵安在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取得了显著成就。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突破 800 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 GDP 比重预计达 50% 以上。全市软服业市场主体达 6294 户,规上软服企业 181 家,充分展现了该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其中,34 家企业入选省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名单,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华为云成为全省首家营收突破 500 亿元的软服企业,累计引进华为生态伙伴 44 家,极大地带动了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以华为云为代表的龙头企业,通过带动生态的方式,培育了大中小融通的软服业生态,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不断做优结构。数据显示,2023 年,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 832.55 亿元,同比增长 20.6%,其中,云服务收入 617.52 亿元,同比增长 30.4%。
此外,作为打造 “一硬一软” 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贵阳大数据科创城 2023 年累计招引注册企业 818 家,其中大数据相关企业 583 家。这些企业的入驻,进一步推动了贵阳贵安数字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增长贡献了重要力量。到 2025 年,贵阳贵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努力实现倍增,预计年均增速超过 19%,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均有望突破 1000 亿元,前景十分广阔。
二、产业集群,生态培育
1.贵阳贵安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以智能终端和服务器等整机制造企业为引领,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中游本地部件配套,带动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
近年来,贵阳贵安围绕 “芯、件、板、机、器” 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以贵州云上鲲鹏科技有限公司为代表,航天电器、振华新云、振华云科、振华红云、振华群英、顺络迅达等重点企业快速发展。这些企业作为智能终端和服务器等整机制造企业的引领者,使得贵阳贵安电子制造业在中游不断完善本地部件配套,进而带动了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发展。2023 年 1 至 11 月,贵阳贵安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工业总产值 300.4 亿元,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持续开展 “软件再出发” 行动,依托龙头带生态,培育大中小融通的软服业生态,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累计招引注册企业 818 家,其中大数据相关企业 583 家。
2023 年,贵阳贵安持续推进 “软件再出发” 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果。全市软服业市场主体达到 6294 户,规上软服企业达到 181 家,34 家软服企业入选省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名单。华为云成为全省首家营收突破 500 亿元的软服企业,累计引进华为生态伙伴 44 家。享链成为国内首个达到卓越级的开放许可链平台,华为盘古大模型、科大讯飞星火大模型落地应用,中软国际大模型工厂签约落地。通过依托龙头带生态的方式,培育了大中小融通的软服业生态,在做大规模的同时不断做优结构。2023 年,贵阳贵安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收入达 832.55 亿元,同比增长 20.6%,其中云服务收入 617.52 亿元,同比增长 30.4%。
作为打造 “一硬一软” 产业集群的重要抓手,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在 2023 年累计招引注册企业 818 家,其中大数据相关企业 583 家。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按照 “出形象、成规模、见成效” 的目标,全力推动发展,取得良好开局。今年,将重点打造产业、政策、人才、资本、创新 “五大高地”,持续推进 “一园一场一基地” 即中国软件名园、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人工智能训练场、大科城孵化基地建设。目前,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已吸引 836 家企业入驻,围绕 “一心两园三谷” 的空间结构,构建了一系列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数字化应用场景,累计发布 200 个创新应用场景,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有效提升了区域服务业集聚效应和整体产业创新能力。2023 年第四季度,贵阳大数据科创城举行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19 个项目签约,30 多亿元的投资落地,为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和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到 2025 年,贵阳贵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努力实现倍增,预计年均增速超过 19%,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均有望突破 1000 亿元。
三、数实融合,优势凸显
数实融合即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贵阳贵安得到了显著体现,其优势不断凸显。
3.贵阳贵安共建成两化融合示范项目 211 个,206 家企业完成数字化诊断,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发展指数预计达到 56 以上。2023 年,贵阳贵安以 “万企融合” 和 “千企改造” 为抓手,遴选华为云等数字化诊断服务商三家,联合各区(市、县、开发区)对 350 余家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培训,目前已开展 182 家企业数字化转型诊断,推动 105 家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如惠诚食品 “5G + 智慧工厂项目”、詹阳重工 “机械油管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建设项目”、永青仪电 “永青 5G 创新应用灯塔工厂” 等,总投资达 30 亿元。通过数字化诊断了解企业资金缺乏、转型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助力企业 “降本、提质、增效”。同时,2023 年,全市两化融合水平达到 64,全省排名第一。支持 300 户规上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诊断,牵引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30 亿元。满帮等入选工信部 “企业上云” 典型案例;航宇科技获工信部 “2023 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称号。贵阳贵安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水平发展指数从 2017 年的 42.5 上升到 2023 年的 56.6,提升 14.1 个点,融合水平位居全省第一,产业数字化占数字经济比重达 79.4%,对数字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作用更加凸显。
4.在农业和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方面成效显著,建成数字化种苗繁育中心、数字农业产业园、智慧牧场等,丰富智慧旅游场景。在与农业深度融合方面,贵阳贵安积极实施农业生产智能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 “四大工程”,全力推动种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数字化,建成两个数字化种苗繁育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一亿株以上;建成全省首个数字农业产业园,实现数控食用菌年产 1.5 万吨;建成智慧牧场 166 个;建成全省首个长江 “十年禁渔” 执法指挥系统。在与文化旅游业深度融合方面,贵阳贵安不断丰富智慧旅游场景,“智游贵阳” 智能讲解平台服务布点已达 966 个,服务 357.83 万人次,“一码游贵州” 贵阳板块累计入驻商家 847 家,交易金额 1114.25 万元。此外,黔台文旅对接会上,两地农文旅产业重要人士相互交流,在共话两岸文化情缘的同时,分享两岸在传统文化和现代农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并探讨两岸合作发展路径和模式。修文县六屯镇大木村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提取了以红色长征文化、青色布依文化、白色乡贤文化、金色银杏古木文化、绿色田园文化为主的 “五色文化”,致力打造农旅、文旅、体旅、旅居一体的特色旅游村。特色产业也为贵州旅游增添了活力,如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的草莓产业,不仅向外销售,游客自采也成了草莓园增收的 “法宝”,还激活了周边农家乐的发展。都匀市毛尖镇螺蛳壳茶山创新茶文化研学、茶园观光、茶叶品鉴、茶事劳作、茶艺观赏等体验,以黔南布依族 “姑娘茶”“打油茶”“纸烤茶” 和苗族 “夜郎膏茶” 等少数民族茶文化为重点,有效激发茶旅市场潜能。贵州紧扣 “冬农趣” 主题,发布十大最美油菜花海,推介 10 条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精品景点线路和赏花旅游线路,农文旅一体化发展带来了可观的旅游收入。
四、算力提升,抢占机遇
2023 年,贵阳贵安积极抢抓 “东数西算” 机遇,在 “算力” 市场跑出加速度。网易贵安数据中心投入试运行,华为全球最大智算中心落地开建,腾讯、燧源等智算中心成功签约。这一系列的举措标志着贵阳贵安在算力领域的快速发展,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网易贵安数据中心作为网易公司自建的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于 2023 年 2 月 1 日开工建设,年底投入试运行,做到了 “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上量”。目前,1100 多个机柜已上架 6000 余台服务器,为元宇宙、云音乐、有道智能学习、严选电商、传媒以及游戏等核心业务提供算力保障。预计到 2024 年年中,数据中心将上电 1.5 万台服务器,未来五年该数据中心还将上电 5000 个机架、四万台服务器,为全国超 10 亿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互联网在线服务。
华为全球最大智算中心的落地开建,进一步提升了贵阳贵安的算力水平。腾讯、燧源等智算中心的成功签约,也为贵阳贵安的数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些智算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将推动贵阳贵安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创新和应用,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持续发力,发布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上线全国首个数据产品交易价格计算器。这一举措为数据交易提供了规范和标准,促进了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价值实现。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国内区块链领军企业,受邀参加第三届中国可信区块链安全攻防大赛决赛。会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区块链中台” 获评 “2023 年《区块链数字信任产业成果》优秀应用案例”。目前,在 “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区块链中台” 可完成数据商认证信息、产品发行信息、数据交易信息、需求信息、风险预警信息、数字证书以及数据资源目录等信息上链;服务内容覆盖政务数据授权运营、政务数据流通共享、数字资产相关、数字公共服务等。
下一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将深入贯彻落实 “数据二十条” 精神,树立责任意识、夯实主体责任,探索数据流通安全保障技术、标准、方案,构建集约型高效数据流通基础设施,着力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赖的数据流通环境。
此外,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还将继续深挖数据要素价值,持续推动数据流通交易多层次市场建设,为数据流通交易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 “贵州范例”。截至 2024 年 7 月 31 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累计入驻交易市场的主体 1424 家,累计交易额 47.87 亿元。
2023 年年初,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获国家 OID 注册中心授权,成为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登记 OID 行业节点,面向全国提供数据产品登记、数据资产登记、数据交易登记等服务,成功破解 “确权难” 的痛点。同时,在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指导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还成功上线了全国首个数据产品交易价格计算器,解决了数据 “定价难” 的困扰。
进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气象数据专区,可以看到 95 款气象数据产品,涵盖了旅游气象服务、气候趋势预测、灾害风险预警等多个领域,这些产品的上市极大地满足了市场对气象数据的多样化需求。此后,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还陆续推出电力数据专区、电信数据专区、水文数据专区、移动数据专区、乡村振兴数据专区、交通数据专区、地理信息数据专区、政府数据开放专区、政务大数据专区、蚂蚁数科服务专区、算力资源专区,共计 12 个数据专区。
2023 年 4 月,全国首笔个人数据合规流转交易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场内完成,此次交易成功入选 “2024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十个重大影响力事件”。规范数据交易、提前占领市场,贵阳近年来在数据流通交易领域 “先行先试” 的优势正逐步体现。
五、未来展望,前景广阔
5.到 2025 年,贵阳贵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努力实现倍增,数据中心投资规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均有望突破 1000 亿元。
随着各项数字经济发展举措的持续推进,贵阳贵安在数字经济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以 “数字活市” 战略为引领,紧扣 “算力、赋能、产业” 三个关键,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据价值化、数字新基建五项重点工作,贵阳贵安正稳步迈向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度。
在产业发展方面,贵阳贵安聚焦电子信息制造业,不断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中游本地部件配套,带动上游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同时,持续开展 “软件再出发” 行动,培育大中小融通的软服业生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持续增长。预计到 2025 年,贵阳贵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将实现倍增,数据中心投资规模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均有望突破 1000 亿元。
此外,贵阳贵安积极抢抓 “东数西算” 机遇,在算力领域不断发力。网易贵安数据中心投入试运行,华为全球最大智算中心落地开建,腾讯、燧源等智算中心成功签约,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持续发力,发布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上线全国首个数据产品交易价格计算器,促进了数据要素的流通和价值实现。
6.贵州力争今年软件业务收入突破 1000 亿元,贵阳贵安将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继续发力,打造更具竞争力的 “中国数谷”。
贵州明确提出力争今年软件业务收入突破 1000 亿元的目标,贵阳贵安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将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继续发力。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 “中国数谷” 为目标,贵阳贵安将不断夯实数字底座、加快发展数字产业、深入推进数实融合、全力构建数字生态。
一方面,贵阳贵安将主攻 “一硬一软” 两大产业,围绕数据中心上下游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大数据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聚焦 “芯、件、板、机、器” 五大领域,打造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持续做大云服务 “首位产业”,发展信创特色产业,培育数据流通交易产业生态。
另一方面,贵阳贵安将强化 “数据中心、网络设施、数字场景融合” 三个环节,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做大贵安数据中心集群,推动算力大规模集群化部署。同时,打造 “一会一所一城一中心” 四个品牌,办好中国国际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