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业务结构与市场表现
在 2023 年,西安市软件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1.服务外包执行金额增长,高技术业务占主导。2023 年 1 至 10 月份,西安市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金额为 196107.9 万美元,同比增长 6.45%。其中 ITO 占比 69.70%、BPO 为 18.17%、KPO 为 12.04%、软件产品 0.1%。这表明高技术、高附加值业务在西安市软件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例如,从西安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以软件信息服务、研发设计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外包成为服务外包业务结构的主体。
2.分国别地区市场明确,主要面向新加坡、美国和瑞典。我市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前三大市场为新加坡、美国、瑞典,执行额分别为 18108.4102、14448.1791 和 10441.3386 万美元。商务部服贸司负责人谈 2023 年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情况时提到,我国承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同比增长,这也为西安软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良好机遇。
3.企业发展良好,大额执行额企业数量可观。承接服务外包执行额超过 500 万美元的企业有 39 家、超过 1000 万美元的有 27 家。大企业的带动作用明显,为西安市软件行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如中服云荣膺 2023 陕西最佳创新软件企业等系列评优结果中的两项荣誉,其物联网解决方案入选陕西省最佳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中服云物联网平台部研发经理安琪荣获陕西省优秀工程师称号。这些大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
二、丝路软件城产业发展
-- 重点项目建设夯实产业基础
4.项目进度良好,多个项目取得重大进展。2023 上半年,丝路软件城的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12 个 “实力高新” 建设项目进展迅速。诺瓦光电显示控制系统产业化研发基地项目已投入使用,为软件城的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和利时西北总部基地项目预计 9 月底投用,将为西部地区轨道交通自动化和核电控制系统领域带来新突破。中交一公院生产大楼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这座现代化大楼由 A、B 两栋塔楼和裙房组成,总建筑面积约 8.67 万平米,投入使用后将进一步促进中交一公院与西安高新区在基础设施投资建设领域的深度合作,助力高新区提升发展质量和营商环境。海康威视西安科技园项目主体已封顶,预计年底完工,将为软件城的科技产业发展增添新动力。数字能源岛项目一期主体结构已封顶,进行装饰装修施工。拓尔微电子产业基地项目 1、2、3 号楼主体结构已封顶,5 号楼施工至 5 层,6 号楼施工至 8 层,建成后将提升拓尔电机驱动和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效率和产品性能,带动西安市集成电路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
5.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释放空间承载潜力。2023 年上半年,丝路软件城积极引进各类项目,其中光电子信息类项目 3 个、战略新兴产业项目 5 个、研发设计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项目 7 个。信息感知与能量调控集成电路研究中心与创新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超过 1 亿元,将打造国际一流的微电子核心技术重点实验室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西安市集成电路与电子信息等行业提供科技支撑。
-- 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企业发展
3. 企业实力不断提升,获得众多荣誉。丝路软件城已成为软件企业的聚集地,累计拥有超过 4300 家软件企业,其中世界 500 强企业 41 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 55 家,万人以上企业 3 家,营收过亿企业 81 家;上市上柜企业 40 家;软件研发机构总数超过 180 家。今年以来,易点天下等 15 家企业入选 “陕西省优秀民营企业”;诺瓦星云等 3 家企业入选 “陕西省工业设计中心”;紫光国芯等 4 家企业入选 “陕西省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众多企业获得行业认可和荣誉加持,标志着产业发展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4.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供良好发展氛围。丝路软件城深挖企业需求,精准提供服务,通过多种方式为企业排忧解难。积极响应高新区《“亲商助企服务效能提升行动” 工作机制暨 “企服八条”》,创新政策服务,派驻亲商助企专员服务企业,开展 “1v1” 对企服务;开展企业家座谈会,搭建政企沟通桥梁;进行 “信用 + 园区” 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未来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5. 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汇聚双创载体。围绕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丝路软件城持续加快建设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紫光国芯集成电路创新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2023 年新增认定国家级、省、市各类孵化平台 4 家,现已汇聚双创载体 17 家,其中国家级双创载体 4 家,省级双创载体 9 家。今年,丝路软件城围绕秦创原 “三器” 示范平台建设,构建了更加科学、高效、具有软件产业特色的高质量科技企业培育体系,已引育软件领域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850 余家、帮助 30 余家机构及科技企业获批秦创原科技项目资金支持,成功助力科大讯飞西安产业加速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易朴通讯 AIOT 智能硬件平台入选秦创原 “三器” 示范平台。
6. 聚焦创新主体培育,科研成果竞相涌现。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聚焦集成电路设计、先进制造业、人工智能等领域,攻克一批 “卡脖子” 技术难题,催生一系列硬科技重磅成果。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发布世界首个车规级 Chiplet 接口标准,为汽车芯片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北极雄芯发布首款基于 Chiplet 异构集成的智能处理芯片 “启明 930”,可用于不同场景。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在 VLSI 2023 技术与电路研讨会上公开发布论文,为叠加更多层 DRAM 阵列结构提供解决方案。
-- 人才培育支撑产业发展
7. 重视人才引进培育,为企业引才聚才。积极落实人才政策,吸引国内外高端紧缺型人才来就业创业、投资合作。围绕企业需求,搭建多维度人才招聘渠道,积极响应 “访企拓岗促就业”“促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就业” 等活动,通过大流量直播带岗、现场招聘等形式,扩充、畅通就业渠道。自 2022 年秋招季启动至今,组织或配合上级单位、各目标高校举办各类招聘与产学合作活动 70 余场,累计释放岗位 2 万个,收到简历数万份,累计服务企业 1500 余家。截至目前,丝路软件城已聚集超过 30 万程序员,每年还在持续吸纳数万人,为本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人才提供了良好的产业承载基础。
三、行业整体发展态势
1. 工资待遇与就业前景
在西安软件行业中,工资待遇呈现出一定的特点。从整体来看,43.7% 的岗位月薪在¥10 - 20K 之间,年薪为¥12 - 24W。2023 年较 2022 年下降了 7%,但对比本地区平均工资仍高 37.0%。从就业前景方面分析,2024 年市场需求较 2023 年下降 11%,招聘职位量占西安的 5.026%。此外,不同学历和经验的从业者工资也有所不同。例如,硕士学历的岗位中,78.6% 的岗位月薪在¥10 - 30K / 月,年薪¥12 - 36W;2024 年硕士人才需求较 2023 年下降 21%,招聘职位量占西安软件行业的 3.211%。本科和大专学历的从业者工资也因经验不同而有所差异。应届生的工资相对较高,如本科应届生工资可能在一定范围内,而随着经验的增加,工资也会有所变化。西安软件行业的工资待遇与市场需求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水平要求等。
2. 区域分布与公司情况
西安软件行业主要集中在高新区,这里汇聚了众多软件企业。从公司规模来看,以 50 - 99 人为主,占比达到 47.3%。这表明在西安软件行业中,中小型企业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从公司性质方面,民营公司占比最多,达到 90.7%。这说明西安软件行业的发展主要依靠民营企业的推动。在成立时长方面,10 年以上的公司占比最多,为 58.1%。这显示出西安软件行业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