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发展态势
1.2023 年河池市软件行业在规模以上服务业中占比稳定,信息传输、软件的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23 年,河池市规模以上服务业总体保持稳增长态势,其中信息传输、软件的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在不同阶段均呈现出增长态势。一季度,全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22.6%;1 - 4 月,该行业营业收入增长 23.2%;1 - 6 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虽有降幅,但软件行业整体仍在发展;1 - 8 月,信息传输、软件的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服务业的 45.8%,比重较大,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2 个百分点。到 2023 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37.3%。
2.整体服务业保持稳增长态势,软件行业虽有增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河池市整体服务业在 2023 年保持稳增长,然而软件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企业营收增速放缓,拉力减弱。1 - 8 月全市 134 家规上服务企业,有 59 家企业营业收入负增长,1 家无营业收入。负增长面达 44.0%,负增长家企业 1 - 8 月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 3.8 亿元,下拉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8.5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增长乏力,后劲不足。1 - 8 月全市 14 个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有 6 个行业同比下降,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同比下降 14.8%,拉低全市其他营业性服务业 3.6 个百分点。
二、各阶段表现
(一)1 - 4 月
3.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23.2%,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好。
2023 年 1 - 4 月,河池市服务业运行平稳,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显著,达 23.2%。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 72.0%,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增长 211.9%,文化艺术业增长 1336.6%,娱乐业增长 79.3%,共同推动了高技术服务业的良好发展。
4.工业生产放缓但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复苏,物价总体稳定。
1 - 4 月,河池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4.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12.5%,股份制企业下降 4.5%,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4.1%;非公有工业企业增长 8.1%。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 0.3%,制造业增长 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 23.6%。全市 28 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 16 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行业增长面达 57.1%。分产品产量看,铅酸蓄电池增长 115.2%,水泥增长 3.1%,人造板增长 23.7%,石灰石增长 38.4%,硫酸(折 100%)增长 9.5%,十种有色金属增长 17.8%,饮料酒增长 9.4%,锌金属含量增长 11.4%。同时,消费市场稳定增长,日用品类增长较快,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7.3%。4 月份,河池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4%,1 - 4 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0.5%。
(二)1 - 5 月
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 11.9%,下降行业占比较大。
2023 年 1 - 5 月,河池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下降 11.9%,下降行业在全行业中占比较大。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增长。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是上年同期的 2.4 倍,拉动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 2.9 个百分点,体育业营业收入增长 1013.9%;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营业收入增长 347.3%;文化艺术业营业收入增长 108.0%;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 93.2%。居民服务业不断增强,全市居民服务业营业收入是上年同期的 1.3 倍,拉动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 1.4 个百分点,其中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10.9%;修理业营业收入增长 8.6%。商务服务业占比较大,全市共有 87 家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商务服务业有 40 家,占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个数的 46.0%,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为 75.2%,营业收入增长 1.5%,拉动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长 1.1 个百分点。
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保持增长。
如上文所述,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 1 - 5 月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重点企业贡献大,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共 87 家,其中排名前 10 企业营业收入是上年同期的 1.9 倍,占全市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比重 45.2%,拉动增长 22.2 个百分点,贡献率高达 608.7%。新增月度入库企业拉动作用明显,河池人才集团有限公司等 27 家月度入库企业营业收入增加 1.92 亿元,拉动全市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30.0 个百分点。
(三)1 - 6 月
7.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降幅扩大至 22.1%。
2023 年 1 - 6 月,河池市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降幅进一步扩大至 22.1%。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 28.6%,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下降 16.1%,下拉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 1.8 个百分点。
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较快,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保持增长,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低增长。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较快,1 月 - 6 月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 98.0%,增速与去年同期比由降转升 119.2 个百分点,主要是上年月度入库的 2 家企业拉动较大,仅广西罗城锦耀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河池派对餐饮娱乐管理有限公司两家企业拉动行业增长 47.5 个百分点。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保持增长,1 月 - 6 月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9%,主要是其他服务业行业增长 125.3%,拉动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4 个百分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低增长,1 月 - 6 月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4.0%,拉动全市其他营利性收入 3.1 个百分点。
(四)1 - 8 月
9.信息传输、软件的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比重较大。
2023 年 1 - 8 月,河池市信息传输、软件的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5%,营业收入占全市规上服务业的 45.8%,比重较大,该行业拉动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2 个百分点。
10.部分企业营收增速放缓,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增长乏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同比下降 14.8%。
部分企业营收增速放缓,1 - 8 月全市 134 家规上服务企业,有 59 家企业营业收入负增长,1 家无营业收入。负增长面达 44.0%,负增长家企业 1 - 8 月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 3.8 亿元,下拉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8.5 个百分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增长乏力,后劲不足。1 - 8 月全市 14 个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有 6 个行业同比下降,下降行业占全行业的 42.9%,下降较大的是租赁业同比下降 35.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同比下降 22.1%、专业技术服务同比下降 18.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同比下降 14.8%、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同比下降 13.0%、居民服务同比下降 8.5%,这几行业拉低全市其他营业性服务业 3.6 个百分点。
三、问题与挑战
11.部分企业营收增速放缓,拉力减弱,负增长面较大。
2023 年河池市软件行业部分企业营收增速放缓,拉力减弱。1 - 8 月全市 134 家规上服务企业,有 59 家企业营业收入负增长,1 家无营业收入,负增长面达 44.0%。负增长家企业 1 - 8 月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减少 3.8 亿元,下拉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 8.5 个百分点。这一情况表明,河池市软件行业面临着较大的发展压力,部分企业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
12.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增长乏力,后劲不足,软件行业下降幅度较大。
河池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增长乏力,后劲不足。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在 2023 年下降幅度较大,1 - 8 月同比下降 14.8%。全市 14 个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行业有 6 个行业同比下降,下降行业占全行业的 42.9%。其中,租赁业同比下降 35.5%、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同比下降 22.1%、专业技术服务同比下降 18.7%、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同比下降 13.0%、居民服务同比下降 8.5%,这几行业拉低全市其他营业性服务业 3.6 个百分点。软件行业的下降幅度较大,反映出该行业在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和转型升级,以提升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四、对策与建议
13.加大企业培育工作,确保有增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积极推进数字经济产业链招商攻坚突破年行动,重点引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相关企业,为河池市软件行业注入新的活力。以 “三企入桂”“四企入河” 和各大央企成立数字经济子公司为契机,吸引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央企数字经济子公司落户河池,鼓励发展面向东盟的总部经济。同时,依托河池市的资源优势,如 “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形成的电价洼地,谋划新建大数据超算中心,围绕云计算核心产业开展业务招商,吸引相关软件企业入驻。此外,加强对感知网络、通信网络、数据产品开发、数据安全等领域的招商力度,完善数字经济产业链,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
加大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上企业的培育孵化力度,建立健全培育机制。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方式,鼓励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推动企业向规上企业发展。同时,积极培育新型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培植壮大大数据及相关产业,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开展数字经济产值、税收问效,对全市重点数字经济相关企业经济发展指标进行监测。通过对企业的监测,及时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为企业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和指导,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同时,对发展潜力大、贡献突出的企业给予奖励,激发企业的发展动力。
14.加强在库企业的服务和指导,提升存量和质量,引导企业拓展业务,为企业纾困解难。
建立企业联系对接协调机制,加强与在库软件企业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困难,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指导。针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为企业排忧解难。
开展服务业企业纾困解难专项行动,为软件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如落实税费优惠政策,为软件企业减轻负担;加强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加大金融有效供给,改善农村金融环境,增强金融惠普性,为软件企业提供融资支持。
引导软件企业拓展业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培育一批新型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提升高端软件供给能力。同时,支持企业开展数据产品开发、数据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