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规模与增长态势
1.2023 年海淀区软件行业营收持续增长,整体发展态势良好。
从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来看,2023 年 1 - 10 月份,北京市软件业务收入居全国首位,其中海淀区作为北京软件行业的重要区域,在整体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81097 亿元,同比增长 13.9%,而京津冀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 23971 亿元,同比增长 17.5%,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 0.1 个百分点。在软件业务收入居前 5 名的省份中,北京市软件收入为 21201 亿元,增长 17.7%。这些数据充分显示了海淀区所在的北京市软件行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也从侧面反映出海淀区软件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
此外,根据《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综合实力报告》,2022 年前百家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总收入比上年增长 4.3%,研发投入增长 4.5%,增速略高于收入。这表明海淀区的软件企业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持续增长。
2.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软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海淀区软件行业在北京市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地位。工信部正式发布的 “2023 年中国软件名城评估结果” 中,北京入选并获评第一档。北京是中国信息软件产业的发源地,信息软件业始终保持稳健增长,已成为推动全国信息软件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而海淀区作为北京软件行业的核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软件企业和人才,在行业规模和技术创新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从地区分布来看,北京软件行业办公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占比达 46.9%。中国软件行业地区分布中,北京也占据重要地位。在公司规模分布、公司性质分布和成立时长分布等方面,海淀区的软件企业也表现出较强的实力。例如,公司规模占比最多的是 100 - 499 人,占 39.4%;民营公司占比最多,占 86.0%;成立时长 10 年以上占比最多,占 73.5%。这些数据都表明海淀区软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在北京市乃至全国软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企业实力与分布
3.海淀区软件企业以民营为主,公司规模多为 100 - 499 人。
从北京软件行业公司规模分布来看,占比最多的是 100 - 499 人,占 39.4%。海淀区作为北京软件行业的重要区域,也呈现出相似的特点。例如,职友集上显示北京网中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规模为 100 - 499 人,性质为民营公司。此外,还有众多企业在这个规模区间内,如北京海淀区软件规模 100 - 499 人的企业,工资收入一般 60.5% 岗位拿¥20 - 50K / 月,年薪¥24 - 60W,对比北京海淀区规模 100 - 499 人平均工资高 12.6%。北京软件开发规模 100 - 499 人招聘工资收入一般 63.2% 岗位拿¥20 - 50K / 月,年薪¥24 - 60W,2023 年较 2022 增长了 2%。北京物联网软件开发规模 100 - 499 人工资收入 100% 人拿¥20 - 30K。这些数据充分表明,海淀区软件企业在 100 - 499 人规模区间内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4.成立时长 10 年以上的企业占比较多,实力较为雄厚。
北京软件行业成立时长分布显示,成立时长 10 年以上占比最多,占 73.5%。海淀区软件企业同样如此,实力雄厚的企业多成立 10 年以上。例如,在《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综合实力报告》中,众多参评企业展现出了较强的综合实力,这些企业大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和积累。
5.企业分布集中在海淀区,占北京市软件行业比例较高。
北京软件行业办公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占比达 46.9%。海淀区软件企业在北京市软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从中国软件行业地区分布来看,北京占据重要位置,而海淀区作为北京软件行业的核心区域,聚集了大量的软件企业。无论是从公司规模、公司性质还是成立时长分布等方面,海淀区的软件企业都表现出较强的实力。例如,民营公司占比最多,占 86.0%;成立时长 10 年以上占比最多,占 73.5%。同时,海淀区还有众多实力强企,如 “2023 中国民营企业 500 强” 中,海淀区有 13 家民营企业上榜,充分显示了海淀区软件企业的实力和活力。
三、人才状况
6.高学历人才比重提高,本科人才最多,硕士人才需求稳定。
从北京软件行业的招聘数据来看,本科人才在软件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科人才的招聘岗位数量众多,工资待遇也较为可观。例如,北京软件工程师本科规模 500 - 999 人工资收入一般 72.8% 岗位拿¥20 - 50K / 月,年薪¥24 - 60W,2023 年较 2022 下降了 5%。在就业前景方面,2024 年招聘职位 345 个,占北京本科规模 500 - 999 人 1.097%,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和朝阳区。同时,北京软件实施工程师本科规模 5000 - 9999 人工资收入一般 64.3% 岗位拿¥10 - 20K / 月,年薪¥12 - 24W。此外,北京软件开发高级工程师本科规模 5000 - 9999 人招聘工资收入一般 75% 岗位拿¥15 - 30K / 月,年薪¥18 - 36W,2024 年较 2023 增长了 5%,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淀区。
硕士人才需求稳定。北京软件行业硕士工资待遇薪酬区间为 3 - 50K,其中 60.7% 的岗位拿¥20 - 50K / 月,年薪¥24 - 60W。2024 年招聘职位 4979 个,占北京软件行业 5.046%。例如,北京软件开发硕士招聘岗位众多,涉及不同公司和领域,如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凌云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同时,北京软件工程硕士规模 5000 - 9999 人工资收入一般 70.4% 岗位拿¥20 - 50K / 月,年薪¥24 - 60W,2023 年较 2022 下降了 3%,2024 年招聘职位 94 个,占北京硕士规模 5000 - 9999 人 1.233%,工作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淀区和大兴区。
7.互联网行业人才转换赛道,去向最多的行业是人工智能。
根据《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发展报告》,北京软件行业从业人数同比下降,高学历人才比重提高,互联网行业人才正在转换赛道,去向最多的行业是人工智能。从地域流动趋势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及广州为新经济领域人才流入前五名。这表明人工智能行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也反映了软件行业人才的流动趋势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四、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8.研发投入同步增长,平均研发强度提高。
从《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综合实力报告》可以看出,2022 年前百家企业软件和信息服务总收入比上年增长 4.3%,研发投入增长 4.5%,增速略高于收入。平均研发强度(研发投入 / 营业收入)14.5%,比上年提高 5%。这充分显示了海淀区软件企业对研发投入的重视,以及研发强度的不断提高。
前百家企业员工总数 116.7 万人,研发人员 39.2 万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占比 33.6%,人均研发投入 28.8 万元。这表明海淀区软件企业在人才投入方面也不遗余力,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人力支持。
9.企业重视技术创新,专利授权量和软著数量可观。
报告显示,企业平均专利总授权量 838 件,其中发明专利 457 件,占到 54.5%;软著 722 件;每千名研发人员发明专利 117 件,软著 184 件。海淀区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截至 2023 年 11 月底,海淀区发明专利授权量 4.7 万件,同比增长 16.6%,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27.3 万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 870 件,是北京市的 3.32 倍。
2023 年全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 2495213 件,同比增长 35.95%,登记数量和增速均创 5 年来新高。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较多的省(市)依次为:广东、北京、江苏、浙江、上海、四川、山东、湖北、安徽、陕西。其中,北京市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也占据重要地位,而海淀区在北京市的软件行业中又处于核心区域,企业的软件著作权数量可观,体现了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
五、行业发展新机遇
10.拥抱大模型,探索数据驱动新机制,布局新软件和新业态。
2023 年,北京信息软件业全面拥抱大模型,探索数据驱动新机制。北京市经信局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行动方案》,计划到 2027 年,推动北京信息软件业营收规模达到 4.8 万亿元。当前,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等 “新动能” 正在改变信息软件业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北京将重点培育大模型应用生态,搭建大模型原生软件应用商店、大模型安全靶场,模型即服务云计算基础,打造示范性场景落地项目;加强底层技术创新,提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基础软件质量;布局软硬件协同的新软件,面向具身智能、XR 设备、智能计算机、车载终端、物联网设备等新终端,引导软硬件协同创新、提前布局攻关关键软件;发展互联网 3.0 即元宇宙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互联互通;提升互联网平台治理能力。此外,北京市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融合与产业发展专场活动走进海淀,活动主题为 “人工智能大模型场景融合与产业发展”,与会嘉宾、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等齐聚一堂,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和分享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领域落地应用经验和成果。
11.重视环境、社会责任建设,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2023 年 12 月 12 日,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副会长李雪莹发布《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水平评价报告》,最终有 62 家企业达到 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社会责任治理初识及以上水平,占比 29.52%。其中软通动力荣获 “2023 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社会责任治理 AAA 评价”。评价旨在引导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和履责水平,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 “责任 +” 品牌建设。
12.响应国家战略,拓展海外市场,挖掘行业新增长点。
北京将推动中国软件全球布局,在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布局跨境电商、短剧、视频、游戏等互联网应用,面向欧亚地区输出整体解决方案;深化区域间协同联动,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软件任务、项目、工程落地北京,做大京津冀信软产业板块。同时,北京还将支持国产软件走向国际,在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布局跨境电商、短剧、视频、游戏等互联网应用,面向欧亚地区输出整体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全球开源治理,培育开源软件商业化企业。
六、综合实力与前景展望
13.海淀区软件企业综合实力较强,在北京市软件企业综合实力评价中表现突出。
从《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综合实力报告》可以看出,海淀区软件企业在北京市软件企业综合实力评价中占据重要地位。前百家企业中,海淀区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占据了六成多,企业总体水平也较高。这些企业在经营现状和发展潜力方面都表现出色,软件和信息服务总收入增长,研发投入同步增长,平均研发强度提高,企业平均专利总授权量和软著数量可观。
此外,海淀区的联动优势等企业获评 “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这充分证明了海淀区软件企业的综合实力。联动优势凭借在行业内多年的服务能力和经验积累,在收入规模、企业效益、研发投入等重要指标方面表现突出,再次荣获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综合实力百强企业”“2023 北京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 (市场应用型)” 称号。
14.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将继续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2023 年,北京信息软件业全面拥抱大模型,探索数据驱动新机制,海淀区软件企业也积极参与其中。北京市经信局制定发布了《北京市加快建设信息软件产业创新发展高地行动方案》,计划到 2027 年,推动北京信息软件业营收规模达到 4.8 万亿元。海淀区软件企业将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拥抱大模型,布局新软件和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同时,海淀区软件企业重视环境、社会责任建设,积极参与公益活动。2023 年,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副会长李雪莹发布《2023 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社会责任治理水平评价报告》,众多企业达到社会责任治理初识及以上水平,其中软通动力荣获 “2023 年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社会责任治理 AAA 评价”。这表明海淀区软件企业在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社会责任的履行,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此外,海淀区软件企业响应国家战略,拓展海外市场,挖掘行业新增长点。北京将推动中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