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宝山区2023年软件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大

  • 发布时间:2024-12-18

上海宝山区2023年软件行业政策支持力度大

一、总体发展态势强劲

1.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发展前景广阔。2023 年宝山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在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宝山区作为上海的重要区域,其软件行业发展与上海整体趋势紧密相连。2023 年前三季度,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收达 12717.61 亿元,同比增长 19.2%,其中软件产业营业收入达到 5907.59 亿元,同比增长 10.3%。从全国范围来看,上海软件行业收入规模位列全国第五,增速在排名前五的省市中最快,较全国高 4.6 个百分点。宝山区在上海软件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下,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宝山区经济委员会 2023 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0% 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将进一步提升宝山区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2.宝山区软件行业发展迅猛,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宝山区积极响应上海软件行业发展的大趋势,不断加大对软件行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政策方面,宝山区经济委员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创新发展,加大产业投资力度。2023 年,宝山区在产业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00 亿元,工业投资完成 140 亿元。同时,宝山区还积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优化 “南总部 + 北制造” 布局,以大项目、大平台为牵引,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做大新材料、生物医药、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等优势产业集群。在软件行业方面,宝山区积极推动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的发展,通过加强企业服务和纳统跟踪指导,确保实现全年稳增长工作目标。宝山区还积极培育和引进软件企业,打造上海软件 “名企”,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双百” 企业名单,提升宝山区软件行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此外,宝山区还积极举办各类软件行业活动,如工赋创始人峰会等,为软件企业提供交流和合作的平台,推动宝山区软件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政策支持力度大

3.积极落实产业相关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2022 年共有众多企业享受软件和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所得税优惠及增值税软件产品即征即退额。宝山区积极响应上海推动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众多软件企业依据相关政策,如《2022 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汇总版)》,在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优惠。企业通过享受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 3% 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同时,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在企业所得税方面也有相应的减免优惠。这些政策的落实,为企业减轻了负担,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力地保障了企业的发展。

4.政策助力宝山区软件行业腾飞,企业发展如虎添翼。上海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为宝山区软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这些政策在人才支持、企业培育支持、投融资支持、研发和应用支持、长三角协同创新、行业管理支持等方面全面发力。在人才支持方面,优化研发设计人员和重点企业核心团队奖励政策,加强企业人才住房保障,将经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集成电路企业和软件企业纳入市级人才公寓保障范围,国家级集成电路创新平台研发人员纳入市级人才租房补贴范围。在企业培育支持方面,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对零部件、原材料等自主研发取得重大突破并实现实际销售的集成电路装备材料重大项目、EDA、基础软件、工业软件、信息安全软件重大项目以及设计企业利用本市集成电路线宽小于 28 纳米(含)工艺产线进行流片给予一定支持等。在投融资支持方面,继续扩大集成电路产业基金规模,创新信贷支持和软件行业融资方式,实施集成电路优惠利率中长期信贷专项贴息政策,支持保险机构参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支持集成电路和软件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宝山区的软件企业在人才吸引、资金支持、技术研发等方面如虎添翼,有力地推动了宝山区软件行业的腾飞。

三、特色产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

5.切实提升市级特色产业园区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加快区级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培育第二轮区级特色产业园区并评估第一轮建设成效。


宝山区积极响应上海市特色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切实提升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 5 个市级特色产业园区的产业集中度和显示度。通过强化政策覆盖,让园区内企业充分利用国家、市区及其他政府条线给予的政策,助力产业和园区高质量发展。同时,发挥叠加效应,鼓励特色园区围绕主导产业引入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带动特色产业集聚发展。

在提升特色产业园区能级方面,坚持规划引领。会同各特色园区通过多维度分析,对主导产业进行选择与定位,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与路径,做好产业规划和空间规划。鼓励科技创新,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引入主导产业的高新技术企业,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进高技能、高学历人才,加大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力度,鼓励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载体支撑,优化完善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园区的运营管理机制,形成科学的园区管理体系。推动提前布局空间载体,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强化载体功能,提升整体品质,增强园区对产业和项目的吸引力和承载能力。统筹各方合力,各委办局、街镇(园区)、园区运营主体、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形成四方工作合力,更加注重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环境等各类要素的耦合,有力推进园区存量结构优化、核心产业集聚、产业链条完善。

6.特色产业园区成为宝山区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宝山区的特色产业园区在软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复旦软件园为例,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国家级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之一和上海软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垂直孵化、科技服务、技术转移、人才支撑四个维度建立特色培养体系,积极推动 “三新” 经济发展。园区产业定位随着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及时进行功能调整及提升,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产业,集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风险投资于一体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吸引了众多 “三新” 经济企业入驻,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宝山区的其他特色产业园区也在不同领域为软件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例如,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作为上海首家以机器人命名的市级特色园区,特色产业产值占比达 80%,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 90%,园区集聚近 300 家机器人上下游创新企业,“龙头企业引领 + 中小企业共生” 的特色产业集群已初现规模。在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同时,也为软件行业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宝山区还积极推进其他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如 MAX 科技园(上海?美兰湖)二期全面开工,建成后将成为又一个集聚 “科技硬核” 优质企业的新载体。罗店镇通过打造招大引强 “强磁场”,引领经济建设提质增效,不断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国盛药谷一期竣工,蓝鹊、乐土进入内部装修,优卡迪、药康内装竣工,药康获批实验动物许可双证;天瑞金一期已完工,二期 2 栋多层封顶,同步招商意向客户 21 家。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投资热度明显,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合成生物技术制药产业集群顺利入围首批上海市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宝山区的特色产业园区通过不断提升自身能级,成为宝山区软件行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宝山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四、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加速

7.深化专班工作机制,加快 100 个存量低效地块盘活,为软件行业发展拓展空间。


宝山区高度重视低效产业用地盘活工作,深化专班工作机制,积极推进 100 个存量低效地块的盘活。2021 年 4 月,区经委制定印发《宝山区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低效产业用地认定标准以及四类处置方式,并建立了全区低效产业用地处置储备库。2023 年 10 月,宝山区区级层面组建由区规资局、区经委和区国资委共同牵头的区级工作专班,结合上海市相关工作要求,对宝山区全域十三个街镇、园区的产业用地进行摸排梳理和综合绩效评估。同时,建立上海市产业用地利用情况调查系统,对产业用地进行综合评估并动态更新系统数据及地块评级。2024 年,按照《上海市产业用地 “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 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做好绩效评估、退出价值评估、ABCD 分类清单以及综合施策推动盘活等工作,明确盘活地块信息、现状产出信息、盘活方式和时间进度。区经委聚焦 “2+4” 工业园区,形成了 2024 年低效盘活地块清单,定期跟踪、实地走访低效产业用地盘活进展情况,召开推进产业用地盘活会议和推介会,力争完成全年 1500 亩低效盘活任务。


通过深化专班工作机制,宝山区加快了存量低效地块的盘活进度,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拓展了空间。低效产业用地的盘活可以为软件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吸引更多的软件企业入驻宝山,促进软件行业的集聚发展。同时,盘活后的产业用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经济产出,为宝山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8.盘活低效产业用地,为宝山区软件行业发展开辟新空间。


近年来,宝山区重点推进低效工业用地处置,围绕产业科创转型,推进产业转型和空间调整,激活存量用地潜能,为软件行业发展开辟了新空间。以罗店镇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镖荣地块为例,该地块原为上海第一水泵厂的生产基地,由于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在 2017 年停产关闭,成为一处典型的低效用地。园区抓住低效用地再开发的重要机遇,以 “整体规划定制,医药产业导入” 方式,实施地块升级转型。在市规划资源局的指导下,区规划资源局会同区经委、属地政府等相关部门,对项目设计方案、未来产出绩效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和研判,形成可实施工作路径。经认定为优质项目后,立即启动 “零增地” 审批程序,并核发新的建设工程许可证。

为满足生物医药产业需求,宝山区规划资源局通过 “工业上楼” 实现产业升级和空间优化,将该地块规划容积率提高至 2.0,高度提高至 30 米,并给予相应的土地支持政策,将开竣工、投达产等要求纳入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监管。园区管委会创新盘活模式,由园区开发公司作为 “中间人”,将改建完成的厂房进行整体租赁后再转租给需求企业,提升了存量土地转型成功的效率。镖荣地块一期厂房已成功引入惠永高端制剂项目,二期厂房也在积极推进中。未来,罗店镇还将继续鼓励存量土地在符合规划和产业导向的前提下 “零增地” 改扩建,引入更多优质项目,助力宝山区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产业。


宝山区将依托新出台的相关低效用地再开发政策,努力探索低效产业用地盘活最佳路径、最优模式,以 “智造空间” 开创产业转型升级新局面,为软件行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盘活低效产业用地不仅可以为软件行业发展开辟新空间,还可以促进宝山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区域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五、人才与技术优势凸显

9.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宝山区受益于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为软件行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水平,宝山区在这方面也受益匪浅。从职友集的数据可以看出,宝山区程序员工资待遇在 2023 年较 2022 年虽有所下降,但仍有 61.3% 的岗位拿¥8 - 15K / 月,年薪¥10 - 18W。上海软件技术工程师在宝山区的工资也较为可观,2023 年较 2022 年增长了 75%,78.5% 岗位拿¥10 - 50K / 月,年薪¥12 - 60W。此外,上海软件公司 web 开发工程师的平均工资也有一定水平。这些数据表明,宝山区在软件行业的人才吸引方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同时,上海市软件行业协会开展的 “2023 上海软件企业技能人才评价” 工作,进一步突出了软件人才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上海浦东软件园共有来自 7 家企业的 12 位创新人才入选评价名单,这也体现了上海在软件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举措。宝山区作为上海的重要区域,也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加强软件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此外,上海市印发的《新时期促进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提出了优化研发设计人员和企业核心团队奖励政策、加强企业人才住房保障等六举措,明确了新时期软件行业人才培育的核心政策和方向。宝山区可以积极落实这些政策,为软件行业的人才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支持。

10.人才与技术优势助力宝山区软件行业高质量发展。


人才与技术优势是宝山区软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宝山区可以充分利用上海的人才资源,吸引更多的软件人才来到宝山区发展。例如,通过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优厚的待遇和发展机会,吸引高校毕业生和有经验的软件人才。另一方面,宝山区可以加强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培养更多的软件专业人才。例如,与高校合作开展软件专业的实习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项目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技术方面,宝山区可以积极引进先进的软件技术和创新成果,推动软件行业的技术升级和创新发展。例如,关注国内外软件行业的最新技术动态,引进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应用于宝山区的软件企业中。同时,宝山区还可以鼓励软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软件产品和解决方案。


此外,宝山区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软件行业活动和技术交流会议,促进人才与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20年软件开发,添加微信,免费试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