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市 2023 年软件和科技行业展现强大活力
一、软件行业发展态势强劲
2023 年,益阳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1. 重点企业和园区稳步增长,展现强大活力
2023 年,益阳市软件行业重点企业和园区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纳入调度范围的重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显著增长,利润总额同步提升。同时,重点软件园区产值增加,企业总数不断扩大。
例如,长沙中电软件园搭建产业服务体系,实现产值可观。其通过不断优化服务,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众多软件企业入驻。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在营收、税收、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投资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成绩。产业园内的企业不断创新,推出了一系列优秀的视频文创产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
2. 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引领行业发展
益阳市软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突破。麒麟信安、迈曦软件、中电凯杰、中智信息等企业的产品入选优秀创新软件产品推广目录。这些企业在软件研发方面投入大量资源,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为行业发展树立了标杆。
软件领域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云畅科技参编国家标准发布,麒麟信安起草参编的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表明益阳市软件企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科创信息在项目获奖、资质认证、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方面成果丰硕。安克创新推出全球首发的超强降噪算法,拥有领先的降噪系统。其产品在市场上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好评,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3. 关键软件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拓展应用领域
在基础软件领域,湖南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完成多款产品认证,获评典型案例。云畅科技万应低代码智慧园区项目入选最佳实践案例。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基础软件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在工业软件领域,多个产品入选优秀产品,研发投入和收入可观,应用于多个行业领域。中联智能致力于提供视觉控制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产品技术成熟领先。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新兴软件领域,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清单,连接大量工业设备,在多个国家和企业推广应用。万兴科技发布多媒体大模型,为创作者提供创新解决方案。这些新兴软件的发展,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夯实产业基础
总投资巨大的世界计算?长沙智谷项目进展顺利,数字空间站及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已建成。该项目的建设,为益阳市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持和创新平台。
蚂蚁集团湖南总部项目落户,打造技术研发和数字运营中心。这将进一步提升益阳市在软件和科技领域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入驻。
马栏山多个项目稳步推进,全球音视频产业研发中心基地启动建设,华为湖南区域总部项目开工建设。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的发展,提升益阳市在音视频领域的竞争力。
湖南省首家工业软件园揭牌开园,常德市武陵区移动互联网创业园二期项目有企业签约入驻,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引进新企业,郴州城投数据中心项目即将投入运营。这些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为益阳市软件和科技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5. 产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提升算力支撑
全省总算力超过特定数值,累计建成大量 5G 基站,形成了四大国家级专业园区、三大产业 “谷”、两类公共算力中心平台和一个综合型实验室的算力发展格局,为益阳市软件行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算力支撑和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
益阳市积极响应全省的发展战略,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软件和科技行业的发展。同时,益阳市还加大了对软件和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优化了产业发展环境,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入驻。
总之,2023 年益阳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态势强劲,重点企业和园区稳步增长,技术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关键软件发展取得重大突破,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产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未来,益阳市将继续加大对软件和科技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科技行业成果斐然
1. 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创新成果涌现
2023 年,益阳市在科技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益阳市立足高质量发展需求,部署实施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和 “揭榜挂帅” 重大科技项目。积极争取省重大科技攻关、省重点研发计划、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等项目,省自然科学益阳联合基金立项众多,一个课题被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争取上级资金可观。
在项目的引导下,益阳市攻克了一批 “卡脖子” 技术难题。正如湖南日报所报道,中秋国庆假期,益阳橡胶塑料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 GE580/GE1000T 超大型串联密炼机成功下线,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益阳市在先进制造业方面的实力,也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此外,还涌现出首个全球再生稻无人(少人)智慧农场成功投运、国内首台全球最大规格剪切型 GN700 密炼机成功下线、国内首创使用碳热场的锂电负极一体化示范线项目成功送电等 “首” 字号创新成果。
连续四年实施 “揭榜挂帅” 项目,连续两年部署市十大技术攻关项目,累计投资 6.94 亿元,成功攻克聚烯烃产品、MLCC 原材料、纳米碳带等 “卡脖子” 难题,静压石墨、多线切割机、金属溅射靶材等实现国产化替代。以龙头企业引领技术攻关,益阳市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两年净增超百家、总数达 566 家,其中上市企业 7 家、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25 家。建设省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 149 个,其中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9 个、列全省第 4 位。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 2 个、省级 14 个,碳热场、钛焊管、特种绳网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引高端人才推动技术攻关,出台人才新政 25 条、支持产业人才 20 条,建设省、市专家工作站 39 家,引进智能制造、新材料等领域专家 132 名。黄伯云、罗安等院士与企业精准对接,带动 90% 以上科技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今年 1 至 6 月,完成技术合同登记 1855 项,同比增长 6 倍。
2. 创新成果转化攻坚,科技型企业动力增强
益阳市坚持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实施梯度培育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连续三年翻番,总数排名全省第三,达 2895 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总数达到 691 家,排名全省第 7 位、B 类地区第一,连续三年 “每年净增 100 家”。
为提升科技型企业动力,益阳市建立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和省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益阳)分中心,常态化开展政银企对接服务活动,扩容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资金规模,备案贷款 8 亿元。举办创新创业大赛,18 家企业获省优秀奖、位列全省第 3 位,4 家企业入围国赛,创历年新高。37 家企业获得省研发奖补 3061 万元,其中金博碳素获得顶额奖补 1000 万元(全省仅 7 家)。
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创新成果加快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先后出台《益阳市 “十四五” 科技发展规划》《益阳市 “十四五” 加大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益阳市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市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加大对企业的研发投入奖补。全力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将上市奖补提高到 500 万元,惠同新材成功登陆北交所,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 2 家、湖南股权交易所科创专板挂牌企业 10 家。3 家高新技术企业、6 名企业家获第二届新湖南贡献奖,信维电科 MLCC 项目正式投产。
3. 创新平台建设攻坚,创新承载力全面提升
益阳市构建全链条支撑体系,建成益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新获批省级高新区(桃江经开区)和创新型县市区(沅江市)。
在技术平台方面,新增多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组建市级创新平台。全市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个、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 2 个;组建 “心血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等市级创新平台 21 个。在壮大科技型企业基础上,主动对接湖南省 “4+4” 科创平台,支持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创新平台,推动设立湘江实验室益阳创新中心,促推 PCB 企业艾华集团获批省新型电子元器件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推进碳基新材料企业金博股份与中南大学共同组建高性能碳基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创新联合体。全市新增 2 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 家农业农村部企业重点实验室、8 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 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新质生产力效能持续释放。
在孵化载体方面,新认定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和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实现零突破。新认定 2 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 个省级众创空间;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单体类)均实现零的突破;金博碳素获批省级创新联合体建设试点,其碳陶制动盘首台量产车完成交付;全市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工作站增加至 5 家,实现区域全覆盖;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共 17 个,累计孵化企业 273 家。挂牌设立岳麓山中药材种业创新中心安化分中心。全市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 223 个,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 “主阵地”。
4. 创新人才强基攻坚,合作 “朋友圈” 不断扩大
益阳市争取各类省级人才计划支持项目,引智高端人才,建设省、市专家工作站。争取省 “三尖” 创新人才工程项目、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项目、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项目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支持项目 18 个。引智高端人才,与刘少军院士共建的湖南省优质水生生物繁育及加工研究院正式运营;建设省、市专家工作站 56 个,排名全省前列。
大力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建立中科院大通湖农业绿色转型发展研究基地,与省农科院共建沅江再生稻产业研究院;引进了湖南大学石墨烯技术等省内高校科研成果近 100 项。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达 218 亿元。
以产业人才集聚为突破口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 “支持产业企业人才 20 条”,升级人才政策 25 条,吸引院士专家来益攻关合作、产业领军团队来益创新创业,支持企业在资源优势集中的城市建设科创飞地,加快科研成果来益转化。配套制定 30 余项实施细则,项目化推进年度重点人才工作,将人才政策优势进一步转变为看得见的新质生产力。立足高端掘 “源”,充分运用益阳籍 14 名两院院士,4 名外籍院士等优势,建设专家工作站 68 家,数量居全省首位。2024 年 5 月,益阳籍院士黄伯云为金博研究院揭牌。同一时期,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被授牌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借乡籍疏 “渠”,建立益阳籍重点人才库,以才引才、以情引才。3 月 30 日,益阳市对接粤港澳大湾区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推介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现场签约 30 个项目,总投资 105.3 亿元,其中科技合作项目 9 个,为益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精准 “滴灌” 产业发展。启动十大技术攻关、“揭榜挂帅” 技术需求征集等人才项目,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升级。
三、软件与科技行业协同发展
1.政策支持与专项行动推动
湖南省深入实施 “智赋万企”、算力支撑等专项行动,为益阳市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出台的先进计算、音视频、首版次等支持政策,犹如强劲的东风,为益阳市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这些政策的引领下,全省加快培育发展智能计算、音视频、工业互联网等新质生产力,不仅推动了全省软件产业向深向新发展,也为益阳市科技行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益阳积极响应全省的发展战略,强力推进 “智赋万企” 行动。上半年新增上云企业 4456 家、上平台企业 411 家,上云数量完成率全省第二名,上平台数量完成率全省第五名。为解决中小企业 “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 问题,今年 4 月开展 “走进车间” 入企宣传服务月活动,为 30 余家企业提供数字化评估诊断,帮助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例如,湖南三一中阳机械有限公司打造两个 “灯塔” 工厂,实现设备与设备、设备与人、传感器和智能仪表之间的互联互通,人均产出率提升 15%。湖南益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产 900 万千米金刚石线扩建项目等 26 个项目,入围湖南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三化” 重点项目。奥士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评省级 “智赋万企” 十大典型应用场景。湖南桃花江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5 个项目入选省级 “数字新基建” 标志性项目。
同时,益阳市鼓励行业龙头企业打造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湖南中特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项目。引进和培育了一批优秀的数字化服务商和专家团队,与金蝶软件、深信服等服务商加大协作力度,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5G 等数字技术与该市电容器、线路板、黑茶、稻谷加工等实体经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