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 2023 年软件和科技行业工业软件生态加速构建

  • 发布时间:2024-12-09

株洲市 2023 年软件和科技行业工业软件生态加速构建

一、软件行业蓬勃发展

2023 年,株洲市软件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工业软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1. 华为落子株洲,工业软件生态加速构建


华为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落户株洲天元工业软件园,这一举措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全国布局的第一个以工业场景应用为核心的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华为看中了株洲门类齐全的制造业、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旺盛的市场需求。株洲积极构建 “两核多点” 大数据中心格局,推动 5G 规模部署和应用推广,为工业软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天元工业软件园作为湖南省首家工业软件园,定位为国家工业软件企业聚集区和工业软件创新高地,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和专家人才团队,鼓励本地制造企业软件业务 “裂变” 发展,实现工业软件产业的聚集突破,培育 “对标世界先进、服务国家产业” 的工业软件生态。目前,中国移动(株洲)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中国联通中南研究院工业分院、精益传动、天元云科技等 10 家企业已签约入驻,华为云计算有限公司等 10 余家企业签订意向入园协议。此外,华为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开放麒麟社区、开源欧拉社区均有望落户天元工业软件园,共同推动株洲产业转型升级。

2. 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论坛举行


2023 开源和信息消费大赛 “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论坛” 在株洲举办,聚焦工业软件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全体系构建。本次论坛以 “构建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引领智能制造创新发展” 为主题,160 多位工业软件领域的专家、工业软件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代表参加。活动现场,株洲市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就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项目签约,该中心将落户天元工业软件园。在主题演讲环节,工业软件领域的专家围绕构建工业软件产业生态、工业软件创新与应用实践、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主题,深刻讲述了工业软件引领智能制造创新发展的关键因素和重要意义。在圆桌对话环节,工业软件企业和制造业企业代表就工业软件的技术创新战略深入交流,共论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工业软件创新发展,促进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平台。


3. 重点企业和园区保持平稳增长


2023 年前三季度,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 1546.5 亿元,同比增长 14.8%。株洲纳入调度范围的重点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及重点软件园区均实现增长,如长沙中电软件园、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株洲市软件行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为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长做出了贡献。


4. 技术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株洲市软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多个产品入选优秀创新软件产品推广目录,软件领域标准化工作深入推进,企业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和服务能力认证,新增国家专利和软件著作权。这些成果表明株洲市软件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不断增强,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5. 关键软件发展取得突破


在基础软件领域,湖南欧拉生态创新中心完成产品认证,云畅科技万应低代码智慧园区项目入选最佳实践案例。工业软件领域,多个产品入选优秀产品,中联智能致力于成为视觉控制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新兴软件领域,中科云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清单,万兴科技发布多媒体大模型。这些突破表明株洲市在关键软件领域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6. 重点项目建设加速推进


世界计算?长沙智谷、蚂蚁集团湖南总部等项目进展顺利,湖南省首家工业软件园 —— 天元工业软件园揭牌开园,常德、郴州等地大数据产业园和数据中心项目稳步推进。天元工业软件园的开园,为株洲市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支撑。


7. 产业发展生态持续优化


全省总算力超过 5000PFLOPS,形成算力发展格局。株洲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株洲市积极推进 “智赋万企” 行动,借力数字技术腾 “云” 而上,在数字经济领域攻城拔寨,推动制造名城由内陆城市走向数字经济 “前沿”。2023 年,株洲建成智能工位 1000 个以上、智能制造车间(产线)300 个以上,推动企业上云 7000 家以上、上平台 500 家以上,数字经济增长 15%,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 39 位。株洲市通过构建 “两核多点” 大数据中心格局,推动 5G 规模部署和应用推广,建成天元工业软件园,培育工业软件生态,为软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科技行业实力跃升

1. 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排名前移


2024 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榜的发布,让株洲这座城市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株洲位列第 52 位,排名前移 11 位,这一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从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及创新潜力 4 个方面,对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开展综合评价,株洲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


近年来,株洲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平台质效,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2023 年,株洲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3.27%,稳居全省第一,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株洲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


株洲 5 个项目获得 2023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中车株洲所、中车株洲电机 “复兴号高速列车” 项目,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36 个项目获 2022—2023 年度湖南省科学技术奖。这些荣誉的背后,是株洲在科技创新领域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2023 年度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中,株洲企业时代电气、中车株机、中车株洲所占据前三,进一步彰显了株洲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强大实力。


天元区入围 2023 年度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和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科技创新方面,课题组结合创新资源和发展基础,重点从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潜力、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成效 4 个方面对中小城市科技创新力进行评价。2023 年以来,株洲高新区(天元区)持续增强创新动能,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 科技成果转化成绩亮眼


2023 年,株洲市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累计备案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超过 16 亿元,并推进 “仟里马”“梧桐树”“起航” 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有效运行,累计投资项目 11 个,带动企业在株投资 56.85 亿元。


株洲扎实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市场工作取得实效,位列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评价” 第 32 位。全市研发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3.27%,连续 5 年排名全省第一。全球首列氢能源智轨、国内首条透明微晶玻璃生产线、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国内首个混合式雷达遥感卫星星座、高速永磁发电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


通过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去年共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122 个,孵化裂变科技型企业 33 家。3 月 5 日,2024 年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市场工作会议在株洲召开,会议现场表彰了一批先进工作单位与优秀个人,株洲市科技局作典型交流发言。会上,湖南省科技金融服务分中心正式授牌,为株洲科技金融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株洲,裂变思维根植于产业的每一次发展跃升。以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硬质合金等优势产业和领军企业为孵化 “母体”,延伸拓展出新能源、高分子新材料、电力电子器件、汽车电驱、海工装备等多个新兴产业。中车株洲所从造高铁跨界进入风电新赛道,2023 年储能系统出货量飙升至全国第一。中车时代新材研发的最长陆上风电叶片再次刷新纪录,其产品遍布多个领域。由中车株洲所孵化的多家企业已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

3. 北斗产业加速发展


株洲按照 “以商业卫星制造产业链为切入点,从上游制造端向下游应用端推进” 的思路,建设北斗产业园,培育北斗产业。


赛德雷特卫星智能 AIT 工厂一期基地预计今年 6 月投产,椭圆时空株洲地面站等项目加快建设,已累计签约入园项目 39 个,初步构建全产业链。10 月 25 日上午,第三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央企北斗规模应用论坛在湖南株洲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行,相关国家部委、中央企业、湖南省直厅局、省属企业,株洲市直单位以及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的 600 多位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论坛期间进行了 4 场成果发布,9 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作专题报告。


2023 年 10 月 28 日,为期 3 天的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在株洲圆满落幕。13 场专项活动精彩纷呈,国内外嘉宾云集,60 多位院士、专家、学者领衔作 66 场主题演讲,签约 26 个项目,合同引资 177 亿元,应用成果展公众开放日吸引 13 万人次参观。

株洲发展北斗产业具有多方面的优势。看区位,紧邻长沙,可借力国防科技大学等的人才、研发优势;看产业,作为制造名城,轨道交通、中小航空发动机制造两大优势产业与北斗产业天然适配;看人才,毗邻职教城,培育技能人才实力强、潜力足。


为全力以赴推进北斗产业园建设,株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赴中央网信办、国家北斗办汇报对接,与相关院所和企业深度洽谈,明确了工作目标。株洲经开区出台多项政策,全力培育北斗产业,优化营商环境,赋能产业发展。出台《关于加快北斗产业人才聚集的十条措施(试行)》,启动北斗湖院士科创小镇规划建设,组建专家咨询委员会。强化金融服务,构建多方位资金支撑体系。强化用地保障,调整国土空间规划,为北斗园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株洲北斗产业园占地 12123 亩,着力打造 “一院两中心三基地 N 体系”,全力构建北斗产业生态,全面建成北斗规模应用市场产业化、规模化综合试验区。赛德雷特卫星工厂打造空间环境试验平台,计划诞生湖南首颗自研自造组装生产的卫星。椭圆时空 “星驰计划” 将发射逾 100 颗 “通导遥” 一体化卫星。株洲以北斗规模应用牵引产业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打造规模应用标杆城市。

三、政策支持与未来展望

1. 政策引导推动发展


国家对工业软件的高度重视,不断出台政策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指出,工业软件正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的各个核心环节,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全国累计建设了众多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以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创新资源,为中国制造业向高端迈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湖南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通过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推动工业软件深度应用与产业化发展。出台了 “智赋万企”“双十条” 等文件,完善政策体系,同时举办世界计算大会、全国开源和信息消费大赛、第二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等行业盛会,营造良好的软件产业发展氛围。2023 年,湖南省软件业收入约为 2320 亿元,株洲市在前三季度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 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株洲作为湖南省重要工业城市,在政策引导下,积极推动工业软件的应用和推广。株洲市前瞻布局,构建 “两核多点” 大数据中心格局,推动 5G 规模部署和应用推广,为工业软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建成全省首家工业软件园 —— 天元工业软件园,定位为国家工业软件企业聚集区和工业软件创新高地,通过引进优质企业和专家人才团队、鼓励本地制造企业软件业务 “裂变” 发展等方式,实现工业软件产业的聚集突破,培育 “对标世界先进、服务国家产业” 的工业软件生态。华为工业软件云工程应用创新中心落户株洲天元工业软件园,更是为株洲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2.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株洲市在软件和科技行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株洲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和数字产业子基金吸引撬动作用,大力支持工业软件研发创新和应用推广。同时,加强工业软件盗版打击力度,持续推动软件产业的保护与促进工作,为工业软件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技术创新方面,株洲将积极引导工业企业应用国产、省产工业软件,推进全产业链开放开源创新,打造一批原创软件,促进其迭代升级。加大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支持力度,开放更多应用场景,为工业软件企业提供更多试错和成长的空间。


在产业生态方面,株洲将继续培育工业软件生态,加强与高校、企业的合作,加大工业软件领域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优化软件领域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强化课程建设,优化学科布局,加强产业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


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株洲将以北斗规模应用牵引产业发展,拓展应用场景,打造规模应用标杆城市。以工业软件赋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


总之,株洲市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双轮驱动,推动软件和科技行业高质量发展,为制造名城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20年软件开发,添加微信,免费试用

相关新闻